[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1642.5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熊骏华;郑君;刘刚;胡崇波;黄夫龙;侯尊;周昊;洪楠;余凯璐;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6 | 分类号: | F01M1/06;F01M11/0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宫轶琳 |
地址: | 241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紧凑、重量轻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塞发动机一般采用湿式油底壳存储滑油,其工作过程一般是通过滑油泵从油底壳底部吸出滑油,然后将其泵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的摩擦表面,最后,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发动机最下端的油底壳。随着国内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将传统的汽车润滑系统应用于航空活塞发动机上的案例越来越多,然而,由于传统发动机一般采用湿式油底壳,发动机的倾斜角度会影响到滑油泵的正常吸油,同时角度过大会产生搅油,增加摩擦损失,因而使用传统活塞发动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飞机的性能,增加飞机的布置难度,而且限制了飞机的飞行角度。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420393496.9,专利名称为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的专利通过单独设置一个回油泵来实现的,虽然相较于上述湿式油底壳发动机来说,在性能上有所改善,但该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要求回油泵的性能至少不能小于主油泵的性能,同时需要单独设置一套驱动轴系统,不仅增加了轴的重量和驱动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增加了回油泵的重量,从飞机的角度来说,增加一套驱动系统就相当于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了发动机的重量就相当于减弱了发动机的竞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其目的是保证滑油泵直接从滑油箱取油,曲轴箱内的滑油通过压力强制回油,不会出现湿式油底壳滑油泵吸不到油的情况,对飞机飞行角度的限制比较小,飞机可以做更多的动作,提升飞机的飞行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吸油和回油两部分,吸油部分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滑油箱、风冷油冷器、主油泵,主油泵连接在曲轴的一端,主油泵在曲轴的驱动下将滑油箱中的滑油吸进风冷油冷器中冷却,冷却后的滑油在主油泵的作用下进入主油道,进入主油道的滑油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斜油道进入曲轴主轴颈、凸轮轴轴颈以及连杆轴颈,第二部分滑油通过主油道进入液压挺柱,沿着挺杆外管和挺杆之间的缝隙进入摇臂对应的摩擦部位,第三部分滑油从主油道经过单独的外置油管进入气门罩盖,起到冷却排气门的作用,第四部分滑油则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相应的油道进入附件系统和增压器系统对应的摩擦部位,起到润滑的作用,第五部分滑油进入活塞冷却喷嘴,起到冷却活塞的作用;回油部分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进入活塞冷却喷嘴、主轴承、凸轮轴轴承和附件系统的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干式油底壳,并在曲轴箱的气压作用下将流回干式油底壳的滑油压回滑油箱,第二部分是,进入增压器、气门罩盖的滑油在回油泵的作用下,通过外接回油管将油吸回滑油箱。
所述的回油泵和主油泵为共驱动轴,由曲轴直驱,吸油泵和主油泵采用一体式结构,采用一体式结构的吸油泵和主油泵的总称为滑油泵。
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主油泵的滑油滤清器,并且滑油滤清器的出口处设有保证主油道压力处于正常工作范围的泄压阀。
机滤座集成在滑油泵上。
滑油箱采用不锈钢板冲压而成。
一种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包括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发动机润滑系统重量轻、零部件少、可靠性高。采用风冷油冷器,利用空气冷却滑油,省却了水冷油所需要的水冷系统、滑油泵驱动系统、曲轴箱通风系统等,包括水泵、水套、散热器、水箱、节温器、膨胀水壶和水管等,大大简化了发动机结构,降低发动机的复杂性,减少了发动机的零部件数量,同时也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
2.该种发动机润滑系统采用了外置滑油箱、外置油冷器和外接油管,安装外置件可以根据飞机的实际布置进行灵活地调整,可以合理利用飞机空间布局,减小了整个发动机的占用空间,通用性、适用性更强。
3.该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的布置灵活、通用性好。采用干式油底壳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Z向高度,同时外置的风冷油冷器和滑油箱,有利于实现发动机的自由布置,降低飞机的空间布置压力。
4.该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的可倾斜角度大。采用干式油底壳可以避免出现机油泵吸不到油的情况,发动机的倾斜角度更大,飞机可以做更多的飞行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1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