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甾体类天然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0785.4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毛水春;冯美堂;郭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A61K31/57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肿瘤 作用 甾体类 天然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中国波状网翼藻Dictyopteris undulata Holmes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新天然药物,该药物为甾体类化合物网翼藻素G(dictyopterisin G)。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2.70和2.01μM,因此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可与其他药物制成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可与药学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溶液、悬浮剂和乳剂等剂型;其给药途径可为经口服、静脉、肌肉或皮肤给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中国波状网翼藻Dictyopteris undulataHolmes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新天然药物,该药物为新甾体类化合物网翼藻素G(dictyopterisin G)。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由此造成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以及全球环境不断恶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公布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占全球每年死亡总人数近六分之一。每年有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100多万,癌症将超越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寻找和开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世界医药界最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
海洋生物基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从而成为发现具有新颖结构、显著生物活性天然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源泉。据Marilet数据库记载,目前已从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中发现了22000余种新的海洋天然产物,其中具有显著特殊生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就有数百种。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其中已查明的生物种类就达2万余种,这为我国海洋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具有巨大的潜力。
网翼藻属(Dicyopteris)海藻为网地藻科(Dictyotaceae)海洋植物(褐藻门,网地藻目),全球约有35余种,其中我国海域已查明的有5种,分布于从潮间带到深达数百米的海底,以及从炎热的热带海域到寒冷的两极海区。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已对二十余种网翼藻属海藻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从中发现了倍半萜、降倍半萜、倍半萜酚类、C11碳水化合物、C11含硫化合物、甾体及脂肪酸等七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其中倍半萜是该属海藻最主要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网翼藻属海藻中发现的部分化合物还具有抗炎、抗菌、拒食、杀虫、神经损伤保护及细胞毒等多样的生物活性。
波状网翼藻Dictyopteris undulata Holmes为网翼藻属海藻,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福建、台湾及广东沿海,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报道较少。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从我国海洋生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网翼藻素G (dictyopterisin G)是从波状网翼藻中分离得到一种豆甾烷型甾体类化合物。网翼藻素G是新化合物,其抗肿瘤活性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中国波状网翼藻(D.undulata)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新甾体类化合物——网翼藻素G(dictyopterisin G)。经药理试验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和人肺癌细胞 (A-549)显示了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70和2.01μM。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新的甾体类化合物网翼藻素G。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述网翼藻素G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所述网翼藻素G的用途。具体地说,所述网翼藻素G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可与其他药物制成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可与药学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溶液、悬浮剂和乳剂等剂型;其给药途径可为经口服、静脉、肌肉或皮肤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0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