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24741.2 申请日: 2017-10-01
公开(公告)号: CN107629217B 公开(公告)日: 2021-01-05
发明(设计)人: 唐群;丁伟刚;唐沈;邹志明;张淑芬;梁福沛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8G83/00 分类号: C08G8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1004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cu nd 金属 配位聚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制备方法。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Nd(L1)2Cu(L2)(H2O)2]·3H2O}n,分子式为:C15H15CuN6NdO15,分子量为:727.10。(1)将六水合高氯酸钕和醋酸铜溶于蒸馏水中;(2)将3,5‑吡唑二羧酸和2‑吡嗪羧酸溶于DMF中;(3)将步骤(1)、(2)所制得溶液混合,用乙二胺调pH,过滤,烘干,得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L1为代表3,5‑吡唑二羧酸脱去两个羧基氢原子,带二个单位的负电荷;L2代表2‑吡嗪羧酸脱去一个羧基氢原子。本发明工艺简单、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随着结构测试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配位聚合物材料层出不穷,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配位聚合物材料种类繁多,拓扑结构特殊,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控,通过选择与设计不同的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可构筑出新颖的结构,这将为挖掘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目前,以3,5-吡唑二羧酸和2-吡嗪甲酸构筑的异金属配位聚合物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Nd(L1)2Cu(L2)(H2O)2]·3H2O}n,分子式为:C15H15CuN6NdO15,分子量为:727.10,其中L1为代表3,5-吡唑二羧酸脱去两个羧基氢原子,带二个单位的负电荷;L2代表2-吡嗪羧酸脱去一个羧基氢原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晶体结构数据见表一,键长键角见表二。

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Nd(L1)2Cu(L2)(H2O)2]·3H2O}n经红外光谱确证,在3403.38cm-1处有宽的吸收峰,此峰为水分子的O-H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在1688.96cm-1处的吸收峰是C=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1340.59cm-1处的强峰振动则是羧酸C-O的伸缩振动;1232.75cm-1处的振动则是C-N的振动。N-H伸缩振动峰,C=N伸缩振动吸收峰和羧基的O-H弯曲振动峰并未在图中找到,说明3,5-吡唑二羧酸和2-吡嗪羧酸的氮氧原子均参与了配位。红外测试结果与单晶衍射结果相同。

在N2保护下,测试范围为25℃~800℃,以10℃/min的速度升温,测试Cu-Nd异金属配位聚合物{[Nd(L1)2Cu(L2)(H2O)2]·3H2O}n的热性能。82℃~145℃之间失重约8%,损失的是配合物孔道内三个游离水分子,与理论计算值7.76%相符,随着温度的升高,配合物在290℃左右骨架坍塌。温度继续升高,剩余物最终分解为金属氧化物。结果显示,该配位聚合物热稳定性较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4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