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9987.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邹俊成;王建城;乔红;尹威华;李诏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
主分类号: | B65B65/00 | 分类号: | B65B65/00;B65B43/26;B65B57/00;B65B43/52;B65B35/44;B65B35/40;B65B57/20;B65B35/36;B65C9/40;B65G61/0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装箱 集成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包括来料系统、开箱系统、装箱码垛系统以及封箱系统;来料系统控制所述推料部件将产品推至整列部件,并检测整列部件中的产品是否达到预设的数量,由此控制推料部件运行;开箱系统检测所述的开箱机构的成型纸箱放置位是否有信号,根据信号控制所述开箱机构将纸箱成型,并送至成型纸箱放置位,然后将成型纸箱的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开箱系统以及装箱、码垛系统;封箱系统检测到纸箱信号后,启动封箱作业,同时触发封箱扫码部件进行扫码。本发明所述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能自动控制进行产品的包装、封箱、码垛等过程,该系统全自动运行,使得包装更高效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产品的背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东莞3C行业中,3C产品的后道包装普遍以人力包装为主,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并不高。面对3C产品线的柔性生产,以批量性生产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会不断变化,当产品尺寸变化时,对应的产品包装随之变化,装箱方式、码垛方式也随之改变,多变的产品问题是3C行业后道包装领域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后道包装领域一些企业已研发出了自动进行包装、码垛的系统,但是目前的系统针对3C产品进行包装时,3C产品在输送过程中会存在乱序、倒置的问题,需要人工进行整序;并且目前的装箱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包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能自动控制进行产品的包装、封箱、码垛等过程,该系统全自动运行,使得包装更高效进行。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所述机器人装箱集成系统包括:
用于成型纸箱的开箱机构、用于输送纸箱的箱体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产品的产品上料机构、用于装箱的装箱台、用于移动产品与纸箱的机器人、用于进行称重的称重机构、用于贴标的贴标机构、用于封箱的封箱机构、用于输送封箱的后道输送线、码垛区以及控制系统;所述产品上料机构包括产品输送带以及设于所述产品输送带上的整列部件以及推料部件;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来料系统、开箱系统、装箱码垛系统以及封箱系统;
所述来料系统控制所述推料部件将产品推至整列部件,并检测所述整列部件中的所述产品是否达到预设的数量,若达到,则控制推料部件停止,变量WA1-flag置1;若达不到,则控制推料部件继续推料;
所述开箱系统检测所述的开箱机构的成型纸箱放置位是否有信号,若成型纸箱放置位信号为0,则控制所述开箱机构将纸箱成型,并送至成型纸箱放置位,然后将成型纸箱的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开箱系统以及装箱、码垛系统;若成型纸箱放置位信号为1,则检测装箱台位置信号,若装箱台位置信号为0,则控制机器人将纸箱移至装箱台;
所述装箱码垛系统检测装箱台位置信号,装箱台位置信号若为0,则启动机器人将纸箱转移至装箱台;装箱台位置信号若为1,则检测整列部件中的所述产品是否达到预设的数量,若WA1-flag为1,则启动机器人进行装箱;若来料系统若WA1-flag为0,则检测称重机构的码垛位置box2-flag信号,box2-flag信号若为1,则触发称重机构对纸箱进行称重,当称重结果为NG信号,启动机器人将纸箱转移至异常区域;当称重结果为PASS信号,则触发贴标机构进行贴标;box2-flag信号若为0,则系统继续从检测装箱台位置信号开始,直至某一点信号置1;
所述装箱码垛系统根据贴标机构的反馈信号,启动机器人推动纸箱至封箱机构进行封箱,然后检测封箱机构的信号,若封箱机构的信号为1,则控制机器人进行码垛作业,同时系统内部计数,计算码垛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当达到要求后,装箱码垛系统暂停;若封箱机构的信号为0,则系统继续上述信号检测,直至某一点信号置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未经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栗灌装前记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的挥手检测方法、系统及一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