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7312.2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1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雨;全源;王晖;朱丽达;许璇;杨庆勇;黄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百药联科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15/30 | 分类号: | G16B15/30;G16C20/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扩散 网络 药物 发现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遗传学分析方法,获取致病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2)基于步骤(1)获取的致病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信息,以及已知的蛋白互作网络,借助HotNet2算法获得与疾病显著相关的基因子网络;
(3)获取药物靶标信息,对步骤(2)中得到的每个与疾病显著相关的基因子网络进行药物富集;
(4)根据步骤(3)中同一子网络的富集结果,对相关潜在药物进行重定位或者组合,发现多靶标单药或者具有协同效应的组合药物;
所述遗传学分析方法是指成药性打分方法,所述成药性打分方法是指统计不同来源疾病数据库致病基因的对应药物的有活性率,对相关疾病数据库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分别给予不同疾病数据库来源的致病基因不同的赋分,并将来源于多个疾病数据库的同一致病基因的赋分进行累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HotNet2算法是以步骤(1)中遗传学分析方法结果即致病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作为算法输入的初始热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遗传学分析方法结果为成药性打分方法得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互作网络为来源于HINT、iRefIndex和Multinet的蛋白互作网络,或STRING数据库中打分大于400的蛋白互作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靶标信息是从DGIdb、DrugBank和TTD数据库中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超几何检验对步骤(2)中得到的基因子网络进行富集药物能力检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步骤(3)中在同一子网络富集到的药物进行两两组合,得到具有协同作用的组合药物,或对药物进行重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热扩散网络的药物发现方法在医药和兽药开发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百药联科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未经武汉百药联科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73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万向翻转台
- 下一篇:一种冲压机进料装置的定位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