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3576.2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4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亨;鸨崎真实;赤石和也;横仓保志;广冈幸治;高桥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B62D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刘林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纵 装置 | ||
1.一种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轴进行支撑的柱管、外柱、固定托架、以及紧固件,所述外柱具有以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柱管的包持本体部和使在该包持本体部形成的狭缝部沿宽度方向扩大缩小的夹具部,所述固定托架具有夹持所述外柱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侧部,所述紧固件具有夹具螺栓和夹具杠杆,所述夹具螺栓贯穿插入在所述外柱的夹具部形成的紧固孔、以及在所述固定侧部形成的支撑孔,通过所述夹具杠杆来实现自由紧固以及解除的构成,在所述包持本体部,在内周侧与所述狭缝部相对且从包持本体部的后方形成有内周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周凹部与所述夹具部后端相比形成在后方,所述内周凹部的后端与前端相比宽度较大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包持本体部内表面和所述内周凹部的边界的轮廓线由曲线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周凹部区域内的所述包持本体部的壁厚以随着从前方去往后方而减少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周凹部从所述外柱的轴向方向上的后方形成到中间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周凹部以从所述外柱的轴向方向上的后方贯穿到前方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狭缝部的前方侧,形成有连结该狭缝部的两端彼此的连结部,且在该连结部的内周侧形成有避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35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的自动设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