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体质量非线性模糊分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2699.4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潮;景来红;刘振红;赵大洲;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1N33/2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质 非线性 模糊 分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尤其是涉及岩体质量非线性模糊分级方法。
背景技术
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分为单要素法和多要素法,单要素法主要按岩体质量指标(RQD)进行划分,多要素法包括岩体地质力学分类(CSIR分类)、巴顿岩体质量(Q)分类、岩体基本质量分级(BQ分级)等。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多要素法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多要素法通过地质勘测,对岩体各类基本要素进行量化评分,并根据公式综合计算相应指标,从而划分岩体质量类别,指导工程设计。岩体质量分级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与岩性有关的要素,如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变形模量等;另一类是与地质构造有关的要素,如节理密度、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状态等;第三类是与岩体环境有关的要素,如地下水、地应力等。
为确定岩体质量类别,就需各类基本要素的量化评分为一个固定值。但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工程的前期阶段,由于地质工作尚未开展或完成,缺乏相对完备的勘测资料,导致一些基本要素无法量化评分为单一值;二是由于地质问题的复杂性,不同部位的统计或试验结果往往不尽相同,甚至相差较大,这就导致岩体基本要素的量化评分通常为一个范围值,而在该范围内不同的取值,计算得到的分级结果可能也会不同。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传统的分级方法单纯地按照线性计算,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同时,岩体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分级方法中,通常按照不同的边界标准,被赋予不同的评分,如岩体地质力学分类中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评分,当Rc≤25MPa时,取0~2分;当Rc=25~50MPa时,取4分;当Rc=50~100MPa时,取7分。由此边界两端的取值结果即使相差很小,得到的评分却相差很大,可能直接导致分级结果的差别,这在实际工程中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在工程实践中,岩体基本要素的取值通常为一个范围值,并非单一的固定值,而且分级边界的划分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岩体分级结果往往具有非线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在岩体质量分级中,较为科学且符合实际的做法,是采用模糊概念划分单因素隶属度,即论域上的元素符合概念的程度,并非绝对的0或1,而是介于0和1之间的一个实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体质量非线性模糊分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种岩体质量非线性模糊分级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分类评价的对象因素集: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单因素类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不连续面间距、不连续面状态系数、地下水;
第二步、确定评判类别集:
确定最终评判类别以及对应的单因素类别,按照常用分类,将岩体质量分为I-V级;
第三步、作出单因素评价,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归纳解析隶属函数,选用“S”型分段曲线,计算各级的隶属度,完成单因素评判;
对每个单因素进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根据确定的模糊判别矩阵隶属函数的形式,选择“S”型分段曲线;对岩体指标单独进行评判,即单因素评判;
第四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分类因素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建模步骤: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各层次所有判别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第五步、综合评判:
一次评判:用加权平均型、几何平均型、单因素决定型、主因素突出型四种函数分别评判;
二次评判:以四种所述一次评判结果作为因素集,采用等权法进行二次评判;以二次评判结果作为最终综合评判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2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