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1486.X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4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H04W36/32;H04W88/02;H04B1/00;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方高明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切换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该切换包括:在预设周期内,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单元依次切换每一根WLAN天线与射频电路连接,形成至少两路通信链路;获取所述至少两路通信链路中信号传输速率最快的通信链路;控制天线切换单元将射频电路连接至信号传输速率最快的通信链路对应的WLAN天线。通过上述天线的切换方法,能够保证在用户手握住部分天线后,顺利切换至其他天线,从而保证天线信号不受影响,进而保证了移动终端的网络速度畅通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有2.4G、5G两个工作频段,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单输入单输出)方案中的WLAN多采用一根天线来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对于金属后盖的移动终端,WLAN天线通常设计在其中的一个角落上。
以手机为例,WLAN天线通常设计在上方两个角落中的一个,竖握手机时,WLAN天线基本不会被遮挡,但是当用户横卧(如看视频,打游戏)时,单一的WLAN天线就有50%的可能被手握住(取决于用户横卧的方向)。若WLAN天线被握住则会影响天线性能,从而导致WLAN信号差、网速下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单一天线容易被遮挡信号从而导致网速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切换天线从而保证天线信号不受影响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一种天线的切换方法,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根WLAN天线、天线切换单元和射频电路,所述天线切换单元包括控制端和至少两个切换端,所述切换端与所述WLAN天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所述射频电路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天线切换单元与WLAN天线建立连接后形成通信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设周期内,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单元依次切换每一根WLAN天线与射频电路连接,形成至少两路通信链路;
获取所述至少两路通信链路中信号传输速率最快的通信链路;
控制天线切换单元将射频电路连接至信号传输速率最快的通信链路对应的WLAN天线。
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根WLAN天线、天线切换单元、射频电路和控制模块,所述天线切换单元包括控制端和至少两个切换端,所述切换端与所述WLAN天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所述射频电路连接,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天线切换单元与WLAN天线建立连接后形成通信链路;所述控制模块与射频电路和天线切换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预设周期内,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单元依次切换每一根WLAN天线与射频电路连接,形成至少两路通信链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两路通信链路中信号传输速率最快的通信链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天线切换单元将射频电路连接至信号传输速率最快的通信链路对应的WLAN天线。
上述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保证在用户手握住部分天线后,顺利切换至其他天线,从而保证天线信号不受影响,进而保证了移动终端的网络速度畅通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一个实施例中双天线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一个实施例中多天线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