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UD的多功能车载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7584.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hud 多功能 车载 系统 车辆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屏或平视显示屏)的多功能车载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大部分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行业和智能电子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电子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近年来出产的很多汽车都加入了HUD、胎压监测装置、车载Wi-Fi、行车记录仪等比较先进且实用的电子装置,为人们的行车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家庭拥有较为老旧的车型,这些老旧车型的车载系统并不具备上述功能,甚至部分车型连中控大屏和导航系统都没有。由于汽车的淘汰更新速度远低于电子产品的淘汰更新速度,几乎不会有人或很少有人会因为汽车电子系统的落伍而去淘汰一辆状态良好的汽车,因此当前很多车主选择对老旧车型进行改装,例如更换车辆的内置中控系统,这种做法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对于汽车年检容易造成不便,最重要的是会改变汽车线路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于此,外置多功能车载系统具有较为广泛的需求和市场。
目前市场上的外置多功能车载系统具有几点不足:
第一,功能单一。例如消费者需要加装抬头显示、胎压监测、车载Wi-Fi、行车记录这四项功能,就需要购买HUD、胎压监测装置、车载Wi-Fi、行车记录仪这四个设备,成本较高,且这么多设备堆积在中控台前方,不仅影响车内美观,而且容易遮挡视线影响行车安全。
第二,无法与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交互,即无法实现远程控制。所加装的车载设备为独立的个体,没有实现智能互联,不具备互联及远程控制功能,无法将移动终端与汽车融为一体。这一点看似是功能上的缺失,实质是安全性上的缺失,如果实现了汽车与移动终端的互联,那么移动终端上的信息就可以实时推送到汽车的HUD上,从而大大降低行车同时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几率,有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第三,缺乏人机交互。外置电子设备一般采用物理按键和触屏技术,驾驶员需要进行手动操作才能实现预定功能,不利于行车安全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HUD的多功能车载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能够自由加装外置多功能车载系统,功能丰富,成本低,且能够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便于人机交互,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HUD的多功能车载系统,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主控芯片连接的HUD和多个拓展接口,HUD与驾驶员的视线平齐,多个拓展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功能组件,主控芯片用于与多个拓展接口连接的功能组件进行交互,并将交互结果显示于HUD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在车辆驾驶位的前方设置一HUD,HUD与驾驶员的视线平齐;
为车辆增加一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多个拓展接口,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HUD连接;
通过多个拓展接口连接不同类型的功能组件;
主控芯片与多个拓展接口连接的功能组件进行交互,并将交互结果显示于HUD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在车辆中增加主控芯片,由主控芯片提供多个拓展接口,多个拓展接口连接不同类型的功能组件,使得消费者能够自由加装外置多功能车载系统,功能丰富,成本低,并且通过主控芯片与各个类型的功能组件进行交互,将交互结果显示于HUD上,能够实现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的交互,便于人机交互,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功能车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车辆中增加主控芯片,由主控芯片提供多个拓展接口,多个拓展接口连接不同类型的功能组件,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加装车载系统的各种功能,车载系统的功能丰富,成本低,并且主控芯片与各个类型的功能组件进行交互,在拓展接口连接移动终端时,车载系统能够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便于人机交互,例如驾驶员无需通过物理按键和触屏技术,而是通过语音交互方式实现预定功能,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另外交互结果显示于HUD上,驾驶员的视线无需偏离车辆行驶方向,能够进一步确保行车安全性。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及佩戴于肢体或者嵌入于衣物、首饰、配件中的可穿戴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7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图传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楼宇可视对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