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1113.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鹏;倪岭;任义龙;张建;刘伟佳;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H04L29/0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 学习 人工智能 应用 一体机 部署 方法 | ||
1.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进行隔离,采用高可扩展性的Shared-Nothing架构搭建整体系统架构,所述系统架构在逻辑上分为应用层、计算层和存储层,并且应用层、计算层和存储层都采用分布式架构;
步骤二,组建网络架构,网络构架分为单机架组网拓扑或多机架组网拓扑,所述网络架构在逻辑上划分为外部网、管理网、计算网和存储网;
步骤三,对系统的扩展性进行优化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应用层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不同数量的应用节点;所述计算层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不同数量的计算节点;所述存储层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不同数量的存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节点配置如下软件栈:
a.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b.提供用于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的API;
c.集成了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
d.集成了优化过的分布式计算框架Spark;
e.集成了优化过的分布式内存文件系统Alluxio来加速数据读写;
f.集成了优化过的RDMA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节点提供数据库和通用型文件系统两种存储服务;所述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和时序型数据库,所述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采用HAWQ分布式构架,所述时序型数据库采用OpenTSDB+Hase分布式构架;所述通用型文件系统采用HDFS+Ceph混合结构,HAQW底层采用HDFS。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节点上部署外部网网卡和管理网网卡,所述计算节点上部署管理网网卡和计算存储网网卡,所述存储节点上部署管理网网卡和计算存储网网卡。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单机架组网拓扑包含一个机架,组建方法为:
配备一台以太网交换机,所述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数大于或等于机架内的总节点数;
配备一台计算存储网交换机,所述计算存储网交换机的端口数大于或等于机架内的总节点数;
配备一台外部网交换机。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多机架组网拓扑包含多个机架,组建方法为:
每个机架配备一台以太网交换机,所述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数大于机架内的总节点数,并为连接其他机架预留端口;
每个机架配备一台计算存储网交换机,所述计算存储网交换机的端口数大于机架内的总节点数,并为连接其他机架预留端口;
配备合适数量的外部网交换机;
配备核心交换机,各个机架的管理网交换机采用简单树形连接到所述核心交换机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存储网交换机为InfiniBand交换机,各个机架的InfiniBand交换机连接多个所述核心交换机组成胖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对系统的扩展性进行优化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采用横向扩展架构提高性能;
采用分层架构增加存储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一体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横向扩展架构提高性能的步骤为:
增加所述计算层中的计算节点数;
增加适量的网络交换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11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信息通讯监控模块
- 下一篇:卫星通信收发机双工系统及前端馈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