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的促进创口愈合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0639.7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兰韬;席兴军;初侨;刘文;杨丽;王鹤妍;张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02 | 分类号: | A61K38/02;A61K9/70;A61P17/02;A61K31/715;A61K3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韩龙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鲶鱼 体表 抗菌 活性 多糖 促进 创口 愈合 组合 | ||
一种含有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的促进创口愈合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组合物,其中鲶鱼体表抗菌肽有杀菌防止细菌感染的作用;而所述肽类物质和活性多糖有促进伤口愈合为伤口愈合提供必要营养的作用,二种成分协同发挥疗效,有助于伤口防感染和增加愈合速率的作用。所述鲶鱼体表抗菌肽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不会给细菌带来耐药性,比抗生素更加安全,无副作用。所述活性多糖和抗菌肽均来自于饲养鲜活鲶鱼的饲料用水,属于废物利用。且抗菌肽和活性多糖两种物质在获得过程中是相伴而生的,无需分别得到再混合,而用于制作创口愈合促进组合物,是对所述抗菌肽和活性多糖混合物的最佳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的促进创口愈合组合物,以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家庭用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主要包含抗生素等成分,且不含有为伤口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如,市面比较通用的创口贴,由于其携带方便、使用方便、伸展自如、不伤皮肤,被人们广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创口贴处理伤口。但现有的创口贴通常起抗菌消炎的成分还是以抗生素为主,这些抗生素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经常使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受并诱导出新型细菌。但是,抗生素的研发进度远不及新菌的演化速度,将来很可能造成细菌感染而无药可用。除此之外,现有的创口贴还不具备为创口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的物质的缺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药物有效成分的来源,如果来源于天然动物或植物的成分,往往其副作用更小,会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有鉴于此,本发明希望对现有促进创口愈合的药物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的促进创口愈合组合物,其有效成分是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不采用抗生素,从而在防止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弊端,同时还能为创口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的物质。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鲶鱼(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属于鱼纲鲤形目鲶科,生性好动,对生存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相对其他种类的鱼而言,鲶鱼会在其体表粘液和内脏中应激产生一些抵抗恶劣环境的抗菌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菌肽、活性多糖、C-反应性蛋白、贴船体蛋白、溶菌酶、壳质酶、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特别是在受伤之后这种活性物质将产生更多。Austin等[Journal of Fish Diseases,1988,11,275-277]于1988年首次报道了虹鳟鱼表皮粘液对传染性病原体具有抑制作用。2002年Hellio等[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2,20,214-219]发现多种鱼类表皮粘液提取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许多学者对鱼表皮粘液的抗菌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Kitani等[Federation of European Biochemical Society,2007,274,125-136]分离到岩鱼体表的抗菌蛋白SSAP,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及抗菌机理,发现SSAP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可以同时抑制G+以及G-细菌。赵志凤等[山西农业科学,2008,36,76-80]发现鲶鱼体表黏液中含有的蛋白类物质含量占黏液干重的40%左右,多糖类物质约占黏液干重的4.2%。李婷婷等[现代食品科技,2015,31,67-73]对鲶鱼体表粘液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鲶鱼体表粘液提取物对能够抑制菌体某些蛋白的合成,导致胞内蛋白含量的下降和缺失,对多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的促进创口愈合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组合物。
所述的含有鲶鱼体表抗菌肽和活性多糖的促进创口愈合组合物可用于制作各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和制剂,也可用于制作创口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0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生物特征识别与瞬时证照技术的安检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自行车后链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