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5124.X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卢开阳;贾鳗;唐蜀昆;高林瑞;丁章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郭凡 |
地址: | 666299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物 混合发酵 普洱茶 茶叶 糖化汁 饮料 发酵 发酵饮料 浓缩汁 制备 功能性低聚糖 生产成本低 肠道菌群 发酵控制 风味协调 复合香味 双歧杆菌 制备工艺 乳香 低聚糖 发酵剂 混合液 浓缩液 食品级 益菌群 糖度 甜度 体能 繁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茶叶和水得到茶叶浓缩汁,谷物和水得到谷物糖化汁;将发酵剂加入茶叶浓缩汁和谷物糖化汁的混合液中发酵后,加入低聚糖调节糖度得到。本发明的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将谷物发酵成谷物糖化汁,再和茶叶浓缩液混合,利用食品级有益菌群进行发酵,获得酸甜可口、风味协调、兼具有乳香、醇香等多种复合香味、营养极其丰富的保健型混合发酵饮料。这种发酵饮料改善了谷物和茶叶各自的口感,其中的功能性低聚糖既可以用来调节甜度,又有利于体能双歧杆菌等有益肠道菌群的繁殖。该发酵饮料的制备工艺简捷,发酵控制可行,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谷物主要是指禾本科植物,主要包括稻米、小麦、大豆在内的一类经济作物,还包括小米、黑米、荞麦、燕麦、薏仁米、高粱等。谷物的种子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几千年来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国的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当作传统的主食。谷物的种子含有多种营养素,以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且消化利用率也很高,可通过加工作为主食,为人类提供了50%-80%的热能、40%-70%的蛋白质、60%以上的维生素B1。
目前,谷物除了加工成为主食外,大多用于传统发酵制成各类调味品或饮品,如米酒、酱油、醋、啤酒、白酒等。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快速发展,由谷物加工而成的传统食品、调味品和饮品等,或因口感不好,或因成分限制等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源于中国云贵高原,为多年生常绿叶用作物)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后发酵工艺而形成滋味醇厚、汤色红褐、陈香显著、叶底红褐的特殊茶类,也称普洱熟茶(未经发酵的称为普洱生茶)。普洱茶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其外型色泽黑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爽口、香气陈醇、有回甘及槟榔香,品质优异,风味独特。普洱茶因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类、多酚类等占茶叶干物质90%以上的有机物,及大量固有物质和转化后的成分,具有消食去腻、生津止渴、解乏除烦、减肥降脂降血压、抗衰老、抗癌等多种保健功效。在海内外,尤其是在海外侨胞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被视为养生保健的珍品。
但是普洱茶也因其特殊的口味不能被更多的群众所接受,尤其是小孩、青少年、年轻人等。
于是,一种改进了口味的茶饮品成为本领域急需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将茶叶和水得到茶叶浓缩汁,谷物和水得到谷物糖化汁;将发酵剂(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得到的混合菌剂)加入茶叶浓缩汁和谷物糖化汁的混合液中发酵后,加入低聚糖调节糖度得到。
所述茶叶浓缩汁按重量份数,由10份茶叶和400-600份水得到;优选的,所述茶叶可以是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或贵州绿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谷物糖化汁由10-20份谷物和100-1000份水得到;优选的,所述谷物可以是大米、小米、小麦、紫薯、红薯、甜玉米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低聚糖可以是甜菊糖苷、罗汉果提取物、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酵母菌为酿酒酵母和/或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所述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发酵剂由1-2种的酵母菌和1-2种的乳酸菌混合得到;优选的,发酵剂与所述混合液按每100ml混合液添加2-5ml发酵剂使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谷物普洱茶混合发酵饮料的方法,包括制作谷物糖化汁、制作茶叶浓缩汁、制作发酵剂、接种发酵、过滤调配等;
所述制作谷物糖化汁,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