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箱及其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0390.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武星;赵孟;刘洁;胡朝阳;盛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04;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及其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电池箱,用于电动汽车中,包括:
上盖,固定于下箱体上;
下箱体,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侧底板、第二侧底板、流道堵板以及位于下箱体底部与之集成一体的流道系统,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一侧底板以及所述第二侧底板围成腔体,用于存放电池模组,所述下箱体的底部与模组之间涂抹高导热硅脂;
其中,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流道通孔、进水循环流道以及出水循环流道,水流经由第一进水口流至进水循环流道,通过流道通孔流入出水循环流道经由第一出水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底板底部紧靠第一挡板的位置、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二侧底板底部紧靠第一挡板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循环流道位于第一侧底板底部的空腔,所述进水循环流道位于第二侧底板底部的空腔,所述出水循环流道和所述进水循环流道呈栅格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循环流道和所述进水循环流道经由所述流道通孔相互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底板和所述第二侧底板各有一个流道通孔,所述流道通孔位于第一侧底板和第二侧底板连接且紧靠第二挡板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底板底部和所述第二侧底板底部相对连接,下箱体底部两端各连接所述流道堵板,再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围成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下箱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侧底板与第二侧底板分别设有凸台和凹槽,用于承接焊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内底部平行于第一档板且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位置和在所述腔体内底部靠近第二挡板的相对位置各焊接模组安装横梁,所述模组安装横梁的长度使其置于所述腔体内,模组与所述电池箱采用粘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内侧表面喷砂处理,所述电池箱外侧表面聚脲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第一挡板上还有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位置的第二出水口以及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位置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侧底板、第二侧底板以及模组安装横梁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
12.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中,包括:
制冷加热装置,所述制冷加热装置的供电模块与模组通过电池箱连接,所述制冷加热装置的第三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口,所述制冷加热装置的第三进水口连接第二出水口,进一步连通所述电池箱的流道系统;
液面控制装置,包括水箱和液面传感器,所述水箱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第二出水口和第三进水口的水管相连接,所述液面传感器分别与水箱和模组连接;
模组,存放于电池箱内;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加热装置为空调水冷热泵机组,实现了电池系统中热管理系统的制冷和加热功能集成一体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系统在快充电、快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箱底部,通过水泵将经所述制冷加热装置制冷的冷却水压入位于电池箱底部的流道系统,对电池系统降温,通过循环回流至水冷箱中制冷,以实现对电池系统的降温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系统在低温环境充电、放电时,通过水泵将经所述制冷加热装置加热的水压入位于电池箱底部的流道系统,对电池系统加热,通过循环回流至热水箱中加热,以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升温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3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自动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