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棱镜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6959.9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代炎利;刘旭芝;邓佳;吕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亿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H01L31/054;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棱镜 结构 激发 表面 等离子体 高效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棱镜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化石燃料的能源终将枯竭。所以开发新的能源是当今社会所追求的趋势,太阳能本身无公害并且容易获得,用之不竭,因此,太阳能成为重要的主流能源。
表面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磁表面波,它在表面处场强最大,表面等离子体是目前纳米光电子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受到了包括材料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多个领域人士的极大的关注。在纳米技术成熟之后,表面等离子体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起成为研究的热点。它已经被应用于包括生物化学传感,光电子集成器件多个领域。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²/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 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棱镜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光在棱镜与金属膜表面上发生全反射现象时,会形成消逝波进入到光疏介质中,而在介质中又存在一定的等离子波。当两波相遇时可能会发生共振,共振时光与表面等离子体波达到波矢量的匹配,使光的能量有效传递给表面等离子体,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在局域上增加了光强,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转换效率。
一种利用棱镜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包括棱镜层、光伏材料层;所述光伏材料层与棱镜层连接;它还包括金属薄膜层,所述金属薄膜层设置于棱镜层与光伏材料层接触面,所述金属薄膜层与棱镜层配合使全反射的消逝波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量匹配,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增强局域的光强。
当光波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会产生全反射现象。此时有光波虽然不能穿过两种介质的临界面,但沿着临界面平行的方向会产生光波,其电场及磁场的复振幅随着远离临界面的距离的增大而呈现指数级的减小趋势,这部分光波被称为消逝波,或称为表面波。
由于上述设置,在消逝波波矢的水平方向分量与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相等时,二者发生共振耦合,共振时光与表面等离子体波达到波矢量的匹配。使光的能量有效传递给表面等离子体,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在局域上增加了光强,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转换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薄膜层包括金属纳米颗粒层、石墨烯层,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镀在棱镜表面;所述金属薄膜层厚度≤1m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层由以下至少一种金属构成:金、银和铂。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层为单层石墨烯片,金属纳米颗粒层沉积在石墨烯层上。
由于采用上述设置,因为石墨烯良好的物理性能,整个金属薄膜层稳定性较好。同时,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其更加符合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情况。并且,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更加符合使用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包括具有全反射功能的棱镜,所述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于采用上述设置,使用具有全反射功能的棱镜,其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Kretschmann结构:金属薄膜直接镀在棱镜面上,入射光在金属-棱镜界面处会发生全反射,全反射的消逝波实现与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量匹配,光的能量便能有效的传递给表面等离子体,从而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材料层为传统三维结构光伏材料,包括硅、碲化镉、铜铟硫、铜铟镓硫、砷化镓、氧化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诉技术手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结构简单、设计独特,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化效率提升较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良好的推广前景。
2、在不影响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的正常吸收的情况下,利用反射光活激活表面等离子体,提高了电池的转换效率。
3、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对太阳能电池增效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亿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亿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
- 下一篇:一种复合封装一体化功能性太阳能电池背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