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6834.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3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瑜;李志平;武建华;王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链条 关系式 近场 rcs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0~200m的近距离内采用线源照射尺寸20m左右的目标,进行近场的复数散射系数FN的测量,然后直接根据链条关系式计算目标的远场RCS;远场散射系数F0(θ,φ)与近场散射系数FN(θ,φ)的关系为:
式中(θ,φ)分别为被测目标的俯仰角和方位角;
在近场RCS测量系统中,雷达处于O’点位置,固定不动,被测目标围绕转台旋转中心O进行俯仰角θ和方位角φ转动,直角坐标系为x,y,z的原点为O,y坐标与地面垂直,x坐标与地面平行,并与直线OO’正交;
Ei(x,y)为按照几何光学计算的x,y平面上的电场分布,2DFFT为二维傅里叶变换,2DIFFT为二维逆傅里叶变换,这些变换实现空域(x,y)和角域(θ,φ)之间的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远场散射系数F0(θ,φ)与目标的远场雷达散射截面σ(θ,φ)的关系为:
σ(θ,φ)=20log|F0(θ,φ)|
式中(θ,φ)分别为被测目标的俯仰角和方位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线源照射目标,线源是产生柱面波的一种发射源,与球面波不同,它在高度方向的射线为平行射线,满足远场条件,在水平方向产生发散的射线,因此RCS测量必须的近场远场变换(简称为NFFFT)只需要在水平方向即方位角φ方向进行,或者说近远场变换一半采用物理方法即抛物柱面方法,一半采用数学方法链条关系式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NFFFT的链条关系式简化为:
式中F0(φ)为远场散射系数,FN(φ)为近场散射系数,Ei(x)为按照几何光学计算的x坐标方向的电场分布,φ被测目标的方位角,FFT为傅立叶变换,IFFT为逆傅立叶变换;
显然,上式的近远场变换从二维变换简化为一维变换;
在柱面场照射下,平面xy上的电场分布只是坐标x的函数,与坐标y无关,该场分布为:
式中S(x)为线源O’点到x点的距离,d(x)=S(x)-R,R为雷达到目标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单柱面紧缩场产生等效的线源,单柱面紧缩场由抛物柱面和馈源组成,它在近距离内将馈源生产的球面波变换为柱面波,经抛物柱面作用,点源产生的球面波在高度方向变换为与xz平面平行的射线,经抛物柱面水平截线的反射作用,在水平方向产生发散的射线,并在“镜像点”形成线源。
5.一种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目标与环境、微波振幅和相位测量系统以及信号处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目标放置在“锥形”的微波暗室中,通过支架支撑以及由转台来实现水平面上的旋转,发射天线发射球面波,经过抛物柱面反射为柱面波并照射目标;接收天线接收目标的散射电磁波,下变频至中频进行幅相测量;幅相信息通过匹配滤波器滤波后,传给信号处理系统进行信号处理,通过NFFFT变换,得到目标的RCS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8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驾驶汽车防撞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户外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