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载货叉升降机及使用该移载货叉升降机的车辆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2899.5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8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生;陈显;齐兵兵;袁喜报;王祥;王际奎;魏鹏飞;孙夏露;张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2 | 分类号: | B66F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货 升降机 使用 车辆 生产线 | ||
1.一种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对导柱,每对导柱包括左右设置的两根导柱,每根导柱的前后两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条上下延伸的第一轨道,导柱之间设有升降架,升降架上设有四个分别与第一轨道导向移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升降架上还设有可水平伸缩、用于移载货物的移载货叉,移载货叉升降机的顶部还设有滑轮组,滑轮组上绕有牵引软体,牵引软体的一端与升降架连接,另一端与导柱内的配重相连,移载货叉升降机还包括驱动牵引软体运动以带动升降架升降的驱动装置;
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分别对应升降架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牵引软体有两组,每组有两根,一组牵引软体绕过第一个滑轮与升降架的一侧连接、另一组分别绕过两个滑轮后与升降架的另一侧连接,两组牵引软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
所述导柱为壳体结构,壳体内部通过导向轮导向装配所述配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升降架靠近导柱的两侧分别设有U形架,U形的两边分别设有上、下两组所述第一配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轨道为矩形条,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与矩形条的三个侧面相对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条为方钢条,第一配合部通过三个滚轮与方钢条的三个侧面滚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货叉的伸缩方向垂直两根导柱之间的连线方向,两根导柱之间具有在移载货叉携带货物缩回时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容纳空间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交接货物的交接位,移载货叉可在两个交接位与容纳空间之间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导柱为矩形壳体结构,所述配重上、下各设有四组所述导向轮,四组导向轮分别与矩形壳体结构内腔的四个角导向移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软体为皮带,滑轮为可供皮带缠绕的滚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个滑轮传动连接以带动两组牵引软体同步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两根导柱相对和相背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二轨道,升降架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二轨道导向移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第二轨道为矩形条,第二配合部包括三个分别与矩形条的三个侧面滚动配合的滚轮。
11.车辆生产线,包括高、低两个工位以及设在两个工位之间用于实现两个工位之间的车身交接转换的移载货叉升降机,其特征是,移载货叉升降机包括至少一对导柱,每对导柱包括左右设置的两根导柱,每根导柱的前后两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条上下延伸的第一轨道,导柱之间设有升降架,升降架上设有四个分别与第一轨道导向移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升降架上还设有可水平伸缩、用于移载货物的移载货叉,移载货叉升降机的顶部还设有滑轮组,滑轮组上绕有牵引软体,牵引软体的一端与升降架连接,另一端与导柱内的配重相连,移载货叉升降机还包括驱动牵引软体运动以带动升降架升降的驱动装置;
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分别对应升降架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牵引软体有两组,每组有两根,一组牵引软体绕过第一个滑轮与升降架的一侧连接、另一组分别绕过两个滑轮后与升降架的另一侧连接,两组牵引软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
所述导柱为壳体结构,壳体内部通过导向轮导向装配所述配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生产线,其特征是,升降架靠近导柱的两侧分别设有U形架,U形的两边分别设有上、下两组所述第一配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28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坯上坯装置
- 下一篇:油量自动调节装置和油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