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6601.X | 申请日: | 201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钱景;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景 |
主分类号: | C08L1/02 | 分类号: | C08L1/02;C08L89/00;C08K9/12;C08K3/04;C08K3/08;C01B32/184;C01G4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属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纤维素一直是纺织、造纸的主要工业原料,以其可再生性、生物可降解性及成本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固定化技术、生物传感器、膜材料、功能化学品及添加剂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耕地的减少和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合成纤维的产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而纤维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的资源,获得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
沙柳是一种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沙漠植物。其幼枝为黄色,呈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固沙造林树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沙柳是“三北防护林”的首选之一,不仅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在改善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功能。
沙柳除少部分用于制浆造纸、纤维板及复合板外,绝大部分作为薪材燃烧或者丢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沙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纤维素的含量在60-70%以上,是天然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合理利用沙柳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提取沙柳中的纤维素。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蒋建新等人研究了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沙柳组成及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现代化工,2008,28(2))。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张彬等人以沙柳纤维素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法制备微纤丝的工艺(纸和造纸,2014,33(3))。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李亚斌等人利用化学试剂分离出了沙柳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4,35(1))。齐齐哈尔大学轻工纺织学院许凤等人利用过氧化氢法分离沙柳与柠条混合原料中的纤维素(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2))。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黄明星等人采用酸催化乙醇法提取沙柳纤维素(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
而以提取的沙柳纤维素为原材料制备沙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文献较少。如内蒙古农业大学李亚斌报道了沙柳纤维素/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李亚斌. 沙柳纤维素/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中国专利CN201410701957.9公开了一种荧光沙柳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国专利CN201410544845.7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抗菌沙柳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国专利CN201410544055.9公开了一种功能性沙柳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201410544166.X一种石墨烯共混沙柳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蚕丝被誉为纤维皇后,其手感柔软、厚实、滑爽、丰满,拥有珍珠般柔和的光泽,在纺织、服装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蚕丝由丝胶和丝素组成,其中丝胶位于蚕丝的外层,含量在20%-30%之间,丝素位于蚕丝的内层,含量在70%-80%之间。位于蚕丝内层的丝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丝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等十八种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2300kDa,由重链、轻链和P25组成,其中重链H链的分子量为350kDa,轻链L链分子量为26kDa,P25分子量为30kDa,三者的比例为6:6:1。丝素共有11个非结晶区和12个结晶区,重链H链与轻链L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形成H-L复合体。
丝素的结晶形态主要分为丝素Ⅰ型和丝素Ⅱ型两种。丝素Ⅰ型是一种亚稳定的结构,构象为曲柄形或锯齿形,是介于α-螺旋与β-折叠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晶胞属于正交晶系。经湿热、酸、极性溶剂等处理,丝素Ⅰ型很容易向丝素Ⅱ型转变。丝素Ⅱ型是反平行β-折叠结构,属于斜方晶系,肽链排列规整,氢键和分子间的引力使相邻链段间结合紧密,抗拉伸能力强,并且难溶于水中,对酸、碱、盐、酶及热的抵抗力强。此外,近来年又发现了一种新的丝素结晶形态,即丝素Ⅲ型,其晶体结构与聚甘氨酸Ⅱ类似,属六方晶系。
蚕丝经过脱胶、溶解、提纯后制得的再生丝素蛋白具有无毒、无刺激、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机械性质,易于加工成各种形态,如丝蛋白薄膜、凝胶、纤维、三维支架、海绵等,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功能材料,可用于生物、医学、光电材料等领域,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组织工程支架、手术缝合线、人工皮肤、人工肌腱、细胞培养载体、伤口敷料、透明导电薄膜、吸附材料等(丝绸,2017,03:6-12;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5,06:1364-1368;蚕业科学,2016,02:341-3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景,未经钱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6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打捆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大米存放及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