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汽车及智能中控显示屏的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5731.1 | 申请日: | 201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绪;王力;董豪;李秋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高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B60Q3/18;G09F9/00;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汽车 显示屏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大屏幕智能中控显示屏的智能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日趋智能化,物理按键逐渐被虚拟按键代替,即采用较大的中控显示屏,与此同时,人们也对中控显示屏的厚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具有更高的清晰度,也越来越倾向屏幕更大、更薄,成本更低。
因此,如何设计一款中控显示屏,以满足在低成本基础上,更大、更薄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结构、低成本的带有智能中控显示屏的汽车及其智能中控显示屏的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汽车,包括:
智能中控显示屏,所述智能中控显示屏内集成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适于采集车内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通过智能中控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所述智能中控显示屏包括:方形框体、触摸屏、多层光学膜层、导光板和背板;
其中,所述触摸屏、多层光学膜层、导光板和背板均设置在方形框体内,且从出光侧依次向下设置;
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的表面,具有阶梯结构,且该阶梯结构在智能汽车的背面形成一凹陷部,并通过所述盖板盖合后构成一内腔;
所述控制电路位于所述内腔内。
进一步,位于所述方形框体内且相对导光板的侧面设有光源模块。
进一步,所述光源模块包括位于方形框体的内侧的LED灯条;
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处理器模块;其中
所述LED灯条包括两层柔性线路板以及印刷在该柔性线路板上的多组并联的电导线、LED芯片,两层柔性线路板通过导电粘结层连接,两层柔性线路板及其上的电导线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智能汽车内还设有感光传感器,所述感光传感器适于将采集的车内亮度值发送至微处理器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适于通过车内亮度值调节LED芯片亮度。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可控制柔性线路板上的多组并联的电导线,以使电导线单独接通,或同时接通。
进一步,所述阶梯结构的中间部分对应的阶梯较高,往两侧逐渐降低,以容纳所述控制电路。
进一步,所述方形框体的长宽比为5:3~8:5。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中控显示屏的工作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中控显示屏内集成控制电路;以及
所述控制电路中的微处理器适于采集车内亮度值,并通过该车内亮度值调节智能中控显示屏的亮度。
进一步,所述智能中控显示屏包括:方形框体、触摸屏、多层光学膜层、导光板和背板;
其中,所述触摸屏、多层光学膜层、导光板和背板均设置在方形框体内,且从出光侧依次向下设置;
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的表面,具有阶梯结构,且该阶梯结构在智能汽车的背面形成一凹陷部,并通过所述盖板盖合后构成一内腔;
所述控制电路位于所述内腔内;
位于所述方形框体内且相对导光板的侧面设有光源模块。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位于方形框体的内侧的LED灯条;
所述LED灯条包括两层柔性线路板以及印刷在该柔性线路板上的多组并联的电导线、LED芯片,两层柔性线路板通过导电粘结层连接,两层柔性线路板及其上的电导线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即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适于通过车内亮度值调节LED芯片亮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智能汽车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底面呈阶梯状的导光板和背板来实现了大尺寸显示,并且相比传统大屏幕显示在获得大尺寸显示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阶梯结构与盖板之间形成的空腔能够容纳控制电路,总体来说并没有增加智能中控显示屏的厚度,使智能中控显示屏更薄;并且采用多组并联的电导线,智能选择相应的接通方式,亮度调节效果好,并很好节约了大尺寸显示的电能;两层柔性线路板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运行速率和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其设置的导电粘结层可以较好的消除静电,又减去了复杂的且昂贵的抗静电元件,利于中控显示屏的内部部件配合及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中控显示屏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汽车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形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柔性线路板的多组并联电导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高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高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5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旋转阻尼器的离合器踏板
- 下一篇:远程可充电监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