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3225.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2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军;钟文;罗臻;韦雪雪;田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54 | 分类号: | C08J7/054;C08J7/048;C09D123/08;C09D127/16;C09D127/22;C09D133/04;C09D175/04;C09D5/14;C09D7/63;C09D7/65;C09D129/04;C09D105/12;B05D5/00;B05D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层,所述基层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涂布防霉涂层;在所述第二面涂布阻隔涂层,即得所述保鲜膜。本发明采用双面涂布的方式,在基层的两面均涂布保鲜涂层,且一面涂布防霉涂层,另一面涂布阻隔涂层,使保鲜膜既具有良好的致密性,阻隔水蒸气和空气的能力较好,又具有良好的抗霉杀菌效果,两种涂层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了保鲜膜的保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鲜食品如水果、肉类等储存期较短的物品存放的条件比较苛刻,否则就会因为微生物大量繁殖发生霉变使其不再新鲜,失去原有的价值。行业内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干燥剂和强氧化剂以达到保鲜作用,以干燥剂来营造一个相对缺水的环境,抑制霉菌的生长,以强氧化剂来杀灭霉菌。但强氧化剂对人体和环境不友好,干燥剂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同时也会吸收食品中的水分,进而造成食品脱水的问题。
目前,在家庭生活、超市卖场、宾馆饭店及工业生产的食品包装领域,越来越多地使用保鲜膜来进行食品的保存,但传统保鲜膜的致密性较差,对水蒸气和空气的阻隔能力不足,保鲜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致密性较好、保鲜效果优异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基层,所述基层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在所述第一面涂布防霉涂层;
在所述第二面涂布阻隔涂层,即得所述保鲜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正向涂布的方式涂布所述防霉涂层,以反向涂布的方式涂布所述阻隔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时的干涂量为2.0~2.5g/m2,所述涂布时的速度为80~120m/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涂布所述防霉涂层和/或所述阻隔涂层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抹平刷将所述防霉涂层和/或所述阻隔涂层刷抹平整,且所述抹平刷与所述防霉涂层或所述阻隔涂层接触时垂直于接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涂布所述防霉涂层和/或所述阻隔涂层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烘干装置对所述防霉涂层和/或所述阻隔涂层进行烘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涂布所述防霉涂层和/或所述阻隔涂层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至少两个加热辊分别从所述防霉涂层的表面和所述阻隔涂层的表面进行热压,碾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碾平后,还包括以下步骤:以3~8℃/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基层,所述基层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在所述第一面涂布防霉涂层;
在所述第二面涂布阻隔涂层;
用抹平刷将所述防霉涂层和/或所述阻隔涂层刷抹平整,且所述抹平刷与所述防霉涂层或所述阻隔涂层接触时垂直于接触面;然后用烘干装置对所述防霉涂层和/或所述阻隔涂层进行烘干;
用至少两个加热辊分别从所述防霉涂层的表面和所述阻隔涂层的表面进行热压,碾平;然后以3~8℃/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即得所述保鲜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保鲜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鲜膜,包括基层、防霉涂层和阻隔涂层;
所述基层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霉涂层覆盖于所述第一面,所述阻隔涂层覆盖于所述第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韧聚苯乙烯填充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