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双层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14871.0 申请日: 2017-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9481737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6
发明(设计)人: 王量;廖建贵;王文平;曹川;李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L27/60 分类号: A61L27/60;A61L27/40;A61L27/36;A61L27/56;A61L27/50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武君
地址: 400038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仿生 双层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双层敷料,包括脱细胞动物小肠粘膜下层和交联在膜层上的凝胶层,所述膜层与凝胶层共同构成呈双层结构的仿生双层敷料;其制备步骤为包括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制备、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粉末制备、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溶液制备和仿生双层敷料制备步骤,将、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溶液与交联液混合后加至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表面,冷冻交联后得到仿生双层敷料。本发明制得的仿生双层敷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抗张性能,而且具有半透屏障,能够防止水分蒸发、细菌穿透。同时,本发明制备的仿生双层敷料有利于创面的愈合,能够显著提高创面的愈合速度,且术后第3天和第7天创面愈合率明显加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体皮肤组织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仿生双层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表皮用来防止水分、电解质外渗,病源微生物及化学物质内侵,同时通过皮肤附属器官呼吸、排汗;真皮由纤维、基质及细胞组成,基质主要为细胞提供物理支撑及物质代谢场所;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用来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

仿生双层敷料,可以称之为人造皮肤或仿生皮肤,主要是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对异种组织进行脱细胞、改性重塑成具有双层结构的生物支架,而后对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培养和扩增,并使其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后重组而成。仿生双层敷料的结构基本等同于人类的皮肤组织,包含可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表层)和含成纤维细胞的结缔组织(深层),它具有人体正常皮肤的部分功能,适用于修复因烧伤、创伤、糖尿病、慢性溃疡等情况常造成的皮肤创伤。

目前,组织工程制备仿生双层敷料采用的材料大多为海绵状真皮支架或脱细胞生物膜,因其缺乏一定抗压及抗牵拉的机械性能,使用受限。理想的仿生双层敷料应该具备表皮、真皮的仿生结构以及一定的机械性能,且应具有不易碎裂、可缝合、方便操作等特点。

研究表明,动物源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工程再生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成分组成、组织结构与人体皮肤组织相近,且动物源细胞来源充分,安全可靠,便于产业化提取,是一种良好的再生组织材料支架。研究还表明,小肠粘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submucosa,简称SIS)作为一种选择性半透膜,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组织相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与表皮功能类似,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细胞外基质材料。但是,天然的SIS为薄膜状材料,用于皮肤等组织的修复缺乏足够的厚度、孔隙和吸水率。有报道显示,可利用SIS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制备水凝胶,用作细胞及药物的缓释载体及3D细胞培养支架,但水凝胶物理性能较差,质脆易碎,操作不便,因此,限制了水凝胶在皮肤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

除此之外,CN101361990B公开了一种双层人工皮肤,包含有成纤维细胞,它是由脱细胞膜状生物衍生材料作为表层,由成纤维细胞及其合成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生长因子复合于生物支架材料内部形成真皮层,两者嵌合构成;所述的脱细胞膜状生物衍生材料为天然生物组织经脱细胞所形成的膜状生物医用材料,包括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脱细胞真皮基质、脱细胞筋膜、脱细胞膀胱粘膜下层、脱细胞羊膜、脱细胞硬脑膜的任一种;所述的成纤维细胞包括可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干细胞;所述的生物支架材料是能为细胞生长提供三维空间的支撑材料,包括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海藻酸盐、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水凝胶、明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的任一种或是几种的混合。

CN101361990B中公开的双层人工皮肤采用了动物源细胞为原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创面皮肤的再生,增强创面愈合后的皮肤弹性、柔韧性和机械耐磨性,减少瘢痕增生,控制挛缩。但是其制备过程复杂,且培养时间长,至少需将人工皮肤置于培养液中培养9天。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双层敷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双层敷料的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4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