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4107.3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封伟;龙鹏;冯奕钰;李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氮双 元素 掺杂 荧光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碳源分散液与三乙胺三氢氟酸盐密封反应,可得到含有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反应体系,本发明操作简单,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产量高,而且后处理简单,一步反应制得氟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获得的氟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具有很好光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搞得量子产率,可用应于光催化、生物成像和生物化学分析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维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新型的碳纳米材料,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不仅具有类似于传统量子点的发光性能与小尺寸特性,而且还具有水溶性好、生物毒性低和导电性好的优势,使其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传感器、光催化、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受到极大关注。
近年来,研究者们为了得到高发光效率的碳量子点,对碳量子点进行了表面钝化、配体修饰或杂原子掺杂处理。特别是通过杂原子掺杂,比如氮、硼、磷、硫等,可以获得更优异、更理想的新型碳量子点材料,从而为调控碳量子点的结构与性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但是,目前仍缺少氟元素和氮元素双掺杂碳量子点的有效制备技术。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制备氟氮双掺杂碳量子点的新技术,并有望提高碳量子点的生物活性、发光效率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碳源分散液与三乙胺三氢氟酸盐密封反应,可得到含有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反应体系。
优选的,过滤所述反应体系,获得滤液后除去溶剂,获得黑色粘稠态氟氮掺杂碳量子点。
优选的,过滤时采用孔径为0.22μm的滤膜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过滤。
优选的,通过调节碳源分散液与三乙胺三氢氟酸盐的比例,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可调节氟氮掺杂碳量子点中的氟原子和氮原子的原子数比。
优选的,所述碳源分散液与三乙胺三氢氟酸盐溶液的反应温度为160-210℃,反应时间为6-24h,所述碳源分散液的浓度为2-250mg/mL,碳源分散液与三乙胺三氢氟酸盐的体积比为1:(0.025-0.5)。
优选的,所述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中氟原子的原子数比为1.3At%~15.2At%,N原子的原子数比为2.72At%~19.62At%。
优选的,将碳源分散液与三乙胺三氢氟酸盐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再将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20-25℃,以4-7℃/min的速度,升温至160-210℃,保温6-24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20-25℃。
优选的,所述碳源分散液中的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或麦芽糖,所述碳源分散液中的分散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与乙腈的体积比为1:9~9:1的混合液,。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还包括通过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氟氮双元素掺杂荧光碳量子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操作简单,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产量高,而且后处理简单,一步反应制得氟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
(2)获得的氟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具有很好光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搞得量子产率,可用应于光催化、生物成像和生物化学分析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例1制备得到的氟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透射电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4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