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2910.3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姚育东;钱唯;郑斌;马贺;齐守良;赵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影像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影像处理与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筛查影像进行辅助诊断已经成为被广泛采用的筛查和诊断早期身体局部器官的重要方法。医生在查看筛查影像时,不能同步撰写报告,而是要切换到报告撰写的界面或程序中进行;并且,在撰写报告时,需要将内容逐字逐句地输入到计算机中。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检查结果(如某部位未见异常等),仍然需要进行繁琐的输入,这样就需要消耗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容易发生误操作致使身体局部器官筛查效率下降的现象,不适合大量身体局部器官样本的普查情况。此外,由于身体局部器官影像数量很多,医生直接对每幅身体局部器官影像进行识别并手动撰写报告难以保证效率及准确性,从而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系统及方法,只需医生输入简单的影像识别指令就能得到筛查影像的识别结果,简化筛查影像识别的操作,提高影像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系统,应用于医疗终端设备中,该医疗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至影像采集终端和医疗信息平台,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系统包括:影像获取模块,用于从影像采集终端获取待检测者的影像信号,将待检测者的影像信号处理为筛查影像,以及从医疗终端设备的输入单元接收影像识别指令;
影像匹配模块,用于在医疗信息平台的影像数据库中匹配与筛查影像相似度在预置范围内的影像数据;
影像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影像识别指令在医疗信息平台的指令识别库中匹配与影像识别指令对应的文字作为影像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影像采集终端包括红外发生器、红外接收器、模数转换器以及通信端口,其中:所述红外发生器用于产生红外光并将红外光透视到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上;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采集透过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的红外光信号处理为包含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组织结构信息的模拟电信号;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包含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组织结构信息的模拟电信号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影像信号;所述通信端口用于将待检测者的影像信号发送至所述医疗终端设备。
优选的,所述影像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标志、第二识别标志或第三识别标志,其中:
当所述影像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标志时,所述影像识别模块根据第一识别标志在指令识别库中匹配对应的文字作为正常的影像识别结果;
当所述影像识别指令为第二识别标志时,所述影像识别模块根据第二识别标志在指令识别库中匹配对应的文字作为参考的影像识别结果;
当所述影像识别指令为第三识别标志时,所述影像识别模块根据第三识别标志在指令识别库中匹配对应的文字作为异常的影像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系统还包括结果标示模块,用于对影像识别报告中的正常的影像识别结果、异常的影像识别结果或参考影像识别结果进行标识。
优选的,当所述指令识别库中未匹配出与所述影像识别指令对应的影像识别结果时,所述影像识别模块还用于接收医生输入的影像识别结果并添加至影像识别报告中,并将输入的影像识别结果添加至所述指令识别库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识别方法,应用于医疗终端设备中,该医疗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至影像采集终端和医疗信息平台,该方法包括步骤:从影像采集终端获取待检测者的影像信号;
将待检测者的影像信号处理为筛查影像;
从医疗终端设备的输入单元接收影像识别指令;
在医疗信息平台的影像数据库中匹配与筛查影像相似度在预置范围内的影像数据;
根据影像识别指令在医疗信息平台的指令识别库中匹配与影像识别指令对应的文字作为影像识别结果。
优选的,所述从影像采集终端获取待检测者的影像信号的步骤包括:利用影像采集终端的红外发生器产生红外光并将红外光透视到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上;通过影像采集终端的红外接收器采集透过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的红外光信号处理为包含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组织结构信息的模拟电信号;利用影像采集终端的模数转换器将包含待检测者的身体局部器官组织结构信息的模拟电信号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影像信号;通过影像采集终端的通信端口用于将待检测者的影像信号发送至所述医疗终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