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驱动支撑桥用带气囊提升装置的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2029.3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1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剑;宋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支撑 桥用带 气囊 提升 装置 单摆 空气 悬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驱动支撑桥用带气囊提升装置的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其创新在于:所述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上设置有气囊提升装置;所述气囊提升装置由提升气囊、提升臂、连接架和支撑臂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非驱动支撑桥用带气囊提升装置的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该方案可在车辆空载时将非驱动支撑桥向上提升,从而减少相应轮胎的磨损以及降低油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汽车用空气悬架,尤其涉及一种非驱动支撑桥用带气囊提升装置的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多轴重型汽车而言,当车辆空载行驶时,非驱动支撑桥发挥的作用较小,此时,车辆的驱动支撑桥就已经足够承担车身的重量了,并不需要非驱动支撑桥来分担应力,但受限于现有结构,车辆空载行驶时,非驱动支撑桥上的轮胎仍然与地面接触,导致轮胎磨损,而且轮胎与地面接触存在阻力,相应地也就增加了车辆空载时的油耗。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驱动支撑桥用带气囊提升装置的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所述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包括两套导向臂总成、贯通梁和两个空气弹簧;所述导向臂总成包括导向臂支架、导向臂和连接件;所述导向臂的一端与导向臂支架转动连接,导向臂的另一端与贯通梁端部的下侧面连接,两套导向臂总成上的导向臂分别与贯通梁两端对应;所述空气弹簧的下端与贯通梁端部的上侧面连接,两个空气弹簧分别与贯通梁两端对应,空气弹簧的上端通过支撑座与车架连接,两个空气弹簧分别对应两个支撑座;支撑桥横向设置在两套导向臂总成的上方,两套导向臂总成上的连接件将相应导向臂的中部与支撑桥连接;
其创新在于:所述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上设置有气囊提升装置;所述气囊提升装置由提升气囊、提升臂、连接架和支撑臂组成;所述提升气囊设置在贯通梁上方、两个空气弹簧之间的位置处,提升气囊和贯通梁之间留有间隔,提升气囊的施力方向与空气弹簧的施力方向平行;所述提升臂为倒U形结构,提升臂凹陷部的下侧面与提升气囊的上端面连接,提升臂开口部的两端分别位于贯通梁轴向的两侧;所述连接架中部的上侧面与贯通梁的下侧面连接,连接架的位置位于提升气囊的正下方,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提升臂开口部的两端连接;所述支撑臂为U形结构,支撑臂凹陷部设置在提升气囊和贯通梁之间,支撑臂凹陷部的上侧面与提升气囊的下端面连接,支撑臂凹陷部的下侧面与贯通梁之间留有间隔,支撑臂开口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是:当重型汽车处于负重状态时,控制空气弹簧处于充气状态、提升气囊处于泄气状态,支撑桥两端的轮胎与地面接触,当地面起伏时,支撑桥、导向臂和贯通梁都随之上下运动,此时,由于提升气囊处于泄气状态,提升臂也可以自由地跟随贯通梁运动,此时,气囊提升装置不工作;当重型汽车处于空重状态时,控制空气弹簧处于泄气状态、提升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提升气囊的轴向长度被强制延长,由于提升气囊的下端通过支撑臂固定在支撑座上,提升气囊的下端无法与车架发生相对位移,提升气囊的长度只能向上延伸,这时,提升臂就会在提升气囊上端的作用下被向上提起,连接架和贯通梁也就被向上提起了,由于导向臂的端部连接在贯通梁上、支撑桥又与导向臂连接在一起,支撑桥及其两端的轮胎就被向上提起了,当支撑桥被提升至一定高度后,支撑桥上的轮胎就与地面分离了,这就可以有效减少轮胎的磨损,以及降低油耗;
由于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见装置,考虑到本发明的创新点主要是在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上加装气囊提升装置,于是发明人仅对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作了简单介绍,现有技术中,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上还可能存在有减震器、横向推力杆等其他装置,本文就不作一一介绍了,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的详细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见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非驱动支撑桥用带气囊提升装置的单摆臂空气悬架系统,该方案可在车辆空载时将非驱动支撑桥向上提升,从而减少相应轮胎的磨损以及降低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侧向视图;
图3、气囊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臂悬架、轮腿式机动平台以及无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气悬架用叉形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