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6‑二乙基苯胺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5528.6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林瑜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68 | 分类号: | C07C209/68;C07C211/45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8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基 苯胺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6-二乙基苯胺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2,6-二乙基苯胺的制备是采用苯胺和铝粉反应生产苯胺铝,然后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邻乙基苯胺铝,物料冷却后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DEA(2,6-二乙基苯胺)粗品及氢氧化铝沉淀。
该生产工艺产生固废量大,每吨产品达到固废量100KG,本工艺需水解增加设备投入,水解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环保废水需要处理,对工厂环境影响大,制备过程需要高温,能耗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环保、能耗低的制备2,6- 二乙基苯胺的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2,6-二乙基苯胺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催化剂络合物的制备:将苯胺和催化剂三乙基铝按摩尔比3:1的比例量加入蒸发釜,反应温度为160℃,反应1.5小时后将温度降至100℃,然后开启蒸发釜放空阀门将压力降至0.1MPa;
2)烷基化反应:将步骤1)制备好的催化剂络合物与原料苯胺按质量比1:12.5比例混合后,用泵泵入合成釜,升温至310℃,压力4.6-5.0MPa,通入乙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将温度降至120℃;
3)将合成釜中的物料压入蒸发釜中,然后进行合成釜和蒸发釜中乙烯的回收,将真空降至-0.098MPa以下,升温至140℃后蒸出2,6-二乙基苯胺和邻乙基苯胺的粗品,釜底物料作为固废处理;
4)精馏:开启真空泵,当真空拉至-0.098MPa以下,将2,6-二乙基苯胺和邻乙基苯胺的粗品分离精制。具体工艺为:1)精馏脱轻塔真空泵,将真空拉至-0.098MPa以下,将2,6- 二乙基苯胺、邻乙基苯胺混合粗品进入脱轻塔,升温至150℃进行分离,塔顶分出轻组分,控制2,6-二乙基苯胺、邻乙基苯胺含量小于6%,塔釜分出2,6-二乙基苯胺、邻乙基苯胺粗品,控制轻组分小于0.5%;2)开启脱重塔真空泵,当真空拉至-0.098MPa以下,将脱轻塔底合格的物料2,6-二乙基苯胺、邻乙基苯胺连续进入脱重塔,升温至160℃,塔顶分出邻乙基苯胺成品,含量大于99%,塔底得到重组分;3)开启2,6-二乙基苯胺精馏回收真空泵将真空拉至-0.098MPa以下,将脱重塔底物料持续进入回收塔,升温至170℃,得到2,6- 二乙基苯胺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乙烯的质量与苯胺的质量比例为1:1.5。
进一步的,所述乙烯回收后通过膜压机将乙烯压入合成釜中回收使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2,6-二乙基苯胺的制备工艺,烷基铝与原料常温即可反应,能耗低;烷基铝可重复使用,本工艺中没有水洗工艺无废水产生,固废量相对于铝粉及铝的卤化物作为催化剂废物量每吨减少90%左右,烷基铝无腐蚀性,生产装置设备可用碳钢造价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2,6-二乙基苯胺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催化剂络合物的制备:将苯胺和催化剂三乙基铝按摩尔比3:1的比例量加入蒸发釜,反应温度为160℃,反应1.5小时后将温度降至100℃,然后开启蒸发釜放空阀门将压力降至0.1MPa;
2)烷基化反应:将步骤1)制备好的催化剂络合物与原料苯胺按质量比1:12.5比例混合后,用泵泵入合成釜,升温至310℃,压力4.6-5.0MPa,通入乙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将温度降至120℃;
3)将合成釜中的物料压入蒸发釜中,然后进行合成釜和蒸发釜中乙烯的回收,将真空降至-0.098MPa以下,升温至140℃后蒸出2,6-二乙基苯胺和邻乙基苯胺的粗品,釜底物料作为固废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未经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5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