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5339.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9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勇;高纪兵;冯腊初;刘琳琳;李家林;苏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刘童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最终 接头 运输 底座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驳船甲板上的混凝土层(1)及紧邻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1)上方的枕木层,所述混凝土层(1)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所述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接触的限位挡架,所述枕木层包括与混凝土层(1)接触的第一枕木层(2)和在其上方并与之紧邻设置的第二枕木层(3),所述第一枕木层(2)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第二枕木层(3)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限位挡架包括分别与第一枕木层(2)和第二枕木层(3)接触的第一限位挡架(4)和第二限位挡架(5),所述第一限位挡架(4)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一(6)及分别与第一枕木层(2)和槽钢一(6)接触的槽钢二(7),所述第二限位挡架(5)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三(8)、分别与第二枕木层(3)和槽钢三(8)接触的槽钢四(9)、斜向设置的槽钢五(10),所述槽钢五(10)一端与槽钢三(8)接触,另一端与驳船甲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限位挡架(4)设置在第一枕木层(2)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限位挡架(5)设置在第二枕木层(3)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四周设置有围挡(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11)由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若干扁钢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11)的高度大于混凝土层(1)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11)上设置有若干三角形加固块(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包括混合设置的砂、石子、水泥和粉煤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子的粒径为5毫米至25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的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木层(3)上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毫米。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驳船甲板上画出船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
步骤二、用扁钢与驳船甲板焊接设置出封闭围挡(11),所述围挡区域关于步骤一中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步骤三、在围挡内浇筑混凝土,构成混凝土层(1)并在其表面覆模;
步骤四、待步骤三中的混凝土层(1)凝固干燥后取下模并立即贴上泡沫板,并保持不小于28天的时间;
步骤五、取下泡沫板并在混凝土层(1)上铺排若干枕木设置枕木层,并进行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测量和调整;
步骤六、在驳船甲板上焊接若干与枕木层相接触的限位挡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53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