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8003.3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祝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维尔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效 保温 作用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属于化工反应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一般需要采用罐体加热炉来对罐体内的反应物进行加热反应,因此,罐体加热炉在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传统的罐体加热炉一般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是在炉体内设置罐体,通过设置在炉体内的温度加热装置来对罐体进行加热,由于罐体上需要设置各种接管,这样,炉体在加热或者保温时,这种接管伸出炉体的部位往往容易丢失大量的热量,导致炉体内罐体的温度不均匀,最终导致反应控制的不准确,影响化工产品的质量。因此,为了更加精确的实现对罐体的温度控制,需要设置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以便提高控制质量,改善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目的是提高罐体的加热保温作用,以便提高化工产品的反应控制质量,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其包括炉体和支撑设置在炉体内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炉壁的安装炉壁接管的孔壁与所述炉壁之间设置有炉壁保温塞,所述炉体的炉顶上位于炉顶的接管处设置有炉顶保温塞,其中,所述炉壁保温塞的炉壁保温塞本体为锥形结构,且炉壁保温塞的小直径端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设置有固定连接架一,所述炉壁保温塞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炉壁保温塞锥度相同的安装炉壁接管的定位孔,所述炉顶保温塞的炉顶保温塞本体为四边形的锥体结构,且所述炉顶保温塞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接管孔一、接管孔二和接管孔三,所述接管孔一为圆柱孔,所述接管二为圆锥形孔,所述接管三为直径大于接管一的圆柱孔,所述炉顶保温塞上通过连接螺栓设置有固定连接架二,所述所述炉顶保温塞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包括侧支撑墙、底支撑墙、前支撑墙和后支撑墙,其中,所述侧支撑墙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墙和后支撑墙两侧,所述前支撑墙与后支撑墙平行设置,所述侧支撑墙、前支撑墙和后支撑墙均设置在所述底支撑墙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底支撑墙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元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底支撑墙上设置有承载铸件,所述罐体支撑在所述承载铸件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承载铸件为耐高温承载铸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底支撑墙的下端面设置有移动滚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连接架一和固定连接架二均为耐高温钢架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的内壁设置有硅酸铝保温棉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炉体的炉壁上设置炉壁保温塞,在炉顶上设置炉顶保温塞本体,可以避免炉体内温度的散失,更好的提高罐体的加热保温作用,以便提高化工产品的反应控制质量,同时,本发明对保温塞的形状进行了特殊设计,可以使得保温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的炉壁接管处保温塞的三视图;
图 4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的炉顶接管处保温塞的三视图;
其中,1、炉壁保温塞,2、承载铸件,3、球阀预留孔,4、接管,5、侧支撑墙,6、前支撑墙,7、后支撑墙,8、炉顶保温塞,9、炉壁保温塞本体,10、固定连接架一,11、接管定位孔,12、连接螺栓,13、炉顶保温塞本体,14、接管孔一,15、接管孔二,16、接管孔三,17、凹槽,18、固定连接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维尔炉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维尔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