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3507.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2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诚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48;A61P35/00;A61P43/00;A61P1/14;A61P3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地址: | 6100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笋胶囊,它是以鲜白芦笋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超微粉碎、超声强化提取、萃取、洗脱等方式进行制备,提取出的芦笋提取物皂苷纯度高达96.2%~97.1%,提高了芦笋的生物利用度和吸收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制备了一种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益气生津、杀伤肿瘤细胞、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是一种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其它多种营养元素,也含有皂角甙类化合物及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其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蔬菜水果,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蔬菜之王”。芦笋嫩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另外芦笋中含有特有的天门冬酰胺,及物质,对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炎、白血病均有疗效,也有抗癌的效果,因此长期食用芦笋有益脾胃,对人体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芦笋食药同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神农本草》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不仅能轻身,还有益气延年”的功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芦笋“瘿结热气,利小便”,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之功效,称其能“解诸内毒”。《中华医典》更是详述芦笋内含芦丁、维生素C,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吸收,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人的食疗方剂。芦笋药理上有着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燃烧脂肪、保肝解毒、降血脂、耐缺氧、抗氧化保肝、抗衰老、抗肿瘤、增强记忆力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于防癌治癌、治疗高血脂、治银屑病、治乳癌、乳腺增生、高血压、心脏病、心动过速、疲劳、水肿、膀胱炎、结石病、排尿困难、肝硬化等疾病,可以作为各类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目前,我国对芦笋提取物皂苷的提取、纯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CN102511802A公开了一种芦笋胶囊,它是以10~50%速溶芦笋粉为原料,添加10~90% 的植物油、适量的食用色素,混合后的液体或悬浊液封闭于胶囊壳中,虽然该芦笋胶囊中含有芦笋提取物皂苷达到80mg以上,但其制备工艺复杂,植物油和食用色素为常规原料,对芦笋的保健功效并没有加强的作用,营养成分含量有流失,影响了它的保健功效。CN100365011C公开了一种芦笋皂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中,由于在制备芦笋提取物皂苷时,沉淀剂用乙醚和石油醚,而乙醚和石油醚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烧的物质,产业化时条件控制不当,容易引发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不适合工业化生产。CN101474350A公开了一种芦笋总皂苷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醇水溶剂系统提取后直接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所得的皂苷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较低。
基于上述不足,一种工艺简单、营养成分保留完整、能益气生津、适用于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的芦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是行业内急需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营养成分保留完整、益气生津,适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及放、化疗后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患者芦荟胶囊。
一种芦笋胶囊,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鲜芦笋14000~16000份,淀粉100~140份,乳糖70~90份,糊精10~30份,硬脂酸镁0.5~0.7份。
进一步的,该芦笋胶囊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鲜芦笋15000份,淀粉120份,乳糖80份,糊精20份,硬脂酸镁0.6份。
一种芦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处理:取新鲜芦笋以流动清水洗净、沥干、切断、切片;
(2)真空冷冻:将切片后的芦笋置于抽真空装置中,抽真空2min,使用液氮进行喷淋,保持芦笋中心温度-20℃,并转入-30℃的冻库中储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诚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诚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3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