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齿轮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8066.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铭;谭长明;许广丰;赵玉会;贾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10 | 分类号: | F16H1/10;F16H57/02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齿轮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尤其是管磨机、回转窑等非对称设置的齿轮副中,由于设备受力弯曲,导致齿轮齿面接触系数低,不能均匀磨损,也限制了传动能力。
现有设备中,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大部分使用的是平行安装,对运转过程中设备受力弯曲导致的结合面不平行问题,一般不做处理,为了提高使用寿命,一般提高齿轮的强度,增大富余程度,并在磨损一定时间后,进行反面使用。第二种:在齿轮底座上增设橡胶垫,以橡胶垫的变形提高齿面接触,但该种形式造成小齿轮轴摆动,对底座的设计要求较高,设计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浮动式齿轮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动式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轴承座,所述两轴承座内分别安装有一轴承,两轴承内安装有一支承轴,所述支承轴中部设有两轴肩,所述两轴肩之间的支承轴上设有第一齿轮,且其两外侧的支承轴上分别设有一内球瓦,两内球瓦的球心重合,所述第一齿轮的轮齿的外端为向内的圆弧型,且高于所述轴肩,所述第一齿轮外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有内轮齿和外轮齿,所述内轮齿设置在第二齿轮的内侧中部,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外轮齿用于与外部设备的齿轮连接,所述内球瓦外侧分别设有与其配合外球瓦,外球瓦的内端与第一齿轮的侧面设有距离,所述第二齿轮两侧分别固定有一透盖,所述透盖的中部内侧与支承轴设有距离,所述透盖包括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球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透盖与支承轴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透盖外侧设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圈槽内,所述透盖侧部固定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中部内侧与所述支承轴设有距离,所述盖板将密封圈固定在密封圈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包括耐油橡胶密封圈或羊毛毡密封圈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透盖与盖板中部内侧与支承轴的距离包括2-5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的轮齿外端的圆心与所述内球瓦的球心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轴肩、第一齿轮与支承轴一体形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球瓦结构,可以达到齿轮随被动齿轮摆动而摆动的目的,有效改善齿面结合情况。球瓦结构简单,齿轮体积不会大幅度增加,成本低。第二齿轮与支承轴之间采用齿轮连接,可以达到支承轴不发生摆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式齿轮传动装置;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动式齿轮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两个轴承座2,两个轴承座2内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承(图中未示出),两轴承内安装有一支承轴3,支承轴3的中部设有两个轴肩4,支承轴3上还设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设置在两个轴肩4之间。支承轴3上还安装有两个内球瓦6,两个内球瓦6分别设置在两个轴肩4的外侧。将两个内球瓦6的球心设置为重合。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两套球瓦的规格相同,只需确定球心重合时两内球瓦6之间的间距,也就可以确定两个轴肩4外侧面之间的间距,就能实现组装后的内球瓦6的球心是重合的。
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5的轮齿的外端为圆弧型,该圆弧的开口方向向内,即该圆弧的圆心在支承轴3方向上。第一齿轮5高于两个轴肩4,使得第一齿轮5与其它齿轮连接时,两个轴肩4不会与其它齿轮接触。第一齿轮5的外侧设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上为内部中空的环状结构,第二齿轮7上设有内轮齿71和外轮齿72,内轮齿71设置在第二齿轮7的内侧中部。内轮齿71与第一齿轮5啮合,外轮齿72用于与外部设备的被动齿轮连接,内球瓦6的外侧分别设有外球瓦8,外球瓦8与内球瓦6相互配合,使得外球瓦8可以在内球瓦6上滑动,外球瓦8的内端部与第一齿轮5的侧面设有距离,使得外球瓦8可以在内球瓦6产生垂向的滑动,滑动最大值可至外球瓦8与第一齿轮5的侧面接触。第二齿轮7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透盖9,透盖9中部内侧与支承轴3设有距离,透盖9还包括一个限位部91,外球瓦8与限位部91连接,还与第二齿轮7内侧连接。透盖9通过限位部91将外球瓦8压装在第二齿轮7与内球瓦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8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