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6809.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根;杨文平;陶菡;赵静;陈华云;黄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石诚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催化 啶虫脒 快速 比色 检测 方法 | ||
1. 一种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A:绘制啶虫脒吸光度变化量标准曲线
A1: 制备已知啶虫脒浓度的检测溶液,得A1品;
A2:制备空白对照溶液,得A2品;
A3:取A1品和 A2品进行吸收光谱扫描,测定其73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获得其吸收光谱;
A4:根据吸收光谱绘制得到啶虫脒吸光度变化量标准曲线;
B、根据啶虫脒吸光度变化量标准曲线建立有关啶虫脒浓度与啶虫脒吸光度值之间相互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
C:制备未知啶虫脒浓度的待测溶液,得C品;
D: 取C品进行吸收光谱扫描,测定其在73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计算C品与A2品的吸光度差值,将该吸光度差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中,即可获得C品中啶虫脒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制啶虫脒吸光度变化量标准曲线的具体方法为:
A1: 制备已知啶虫脒浓度的检测溶液,包括:
A1-1:取多支刻度离心管,分别加入啶虫脒核酸适配体序列溶液和纳米金溶液,混匀后孵育,然后每支刻度离心管对应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啶虫脒标准液,混匀后再孵育,得A1-1品;
A1-2:在A1-1品中加入醋酸钠缓冲液,然后再加入H2O2溶液和ABTS溶液混匀即可制备得到检测溶液,为A1品;
A2:取1支刻度离心管,用三蒸水替代已知浓度的啶虫脒标准液,按照A1-1和A1-2的方法即可制备得到空白对照溶液,为A2品;
A3:取A1品和A2品进行吸收光谱扫描,测定其在73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获得其吸收光谱;
A4:根据吸收光谱,将不同浓度的A1品与A2品之间的吸光度差值作为纵坐标,啶虫脒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啶虫脒吸光度变化量标准曲线;
所述步骤B中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0252C + 0.00464,y为吸光度差值=含啶虫脒的待测品的吸光度值- A2品的吸光度值,C为啶虫脒浓度;
所述的制备未知啶虫脒浓度的待测溶液C品的具体方法为:
C、用实际样液替代已知浓度的啶虫脒标准液,按照A1-1和A1-2的方法即可制备得到未知啶虫脒浓度的待测溶液,为C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啶虫脒核酸适配体序列溶液中啶虫脒核酸适配体序列组成为:5’-TGTAATTTGTCTGCAGCGGTTCTTGATCGCTGACACCATA TTATGAAGA-3’,其浓度为0.625 μM 。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溶液的浓度为5.31nM;H2O2溶液的浓度为2 M;ABTS溶液的浓度为25 mM 。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醋酸钠缓冲液pH值为5,其浓度为3.5mM 。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3及步骤D中,吸收光谱扫描为:取待测品置于96孔酶标板中,用酶标仪进行吸收光谱扫描,扫描波长范围为300 - 800 nm,测定待测品在73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获得其吸收光谱。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1品、A2品或C品制备过程中:加入啶虫脒核酸适配体序列溶液和纳米金溶液充分混匀后置于25—35℃条件下孵育25—35min,然后加入5 μL的已知浓度的啶虫脒标准液、三蒸水或实际样液混匀后置于25—35℃条件下孵育25—35min,之后加入醋酸钠缓冲液,最后再加入H2O2溶液和ABTS溶液混匀。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酶催化的啶虫脒快速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回归方程可检测啶虫脒浓度范围为10 - 50 μ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68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剂变质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郁李仁多肽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