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消逝场耦合光力实现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1379.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健辉;陈立恒;朱文国;关贺元;卢惠辉;陈哲;张军;肖毅;唐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44446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凌衍芬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消逝 耦合 实现 光光 功率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光通讯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消逝场耦合光力实现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一种基于消逝场耦合光力实现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包括纳米光纤和玻璃衬底,纳米光纤输入端连接波分复用器,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两个激光器,两个激光器分别输入泵浦光和探测光,纳米光纤下方放置玻璃衬底,玻璃衬底与纳米位移装置连接,纳米位移装置用于实现玻璃衬底以纳米量级移动,纳米光纤和玻璃衬底间的初始安装间距使探测光的消逝场与玻璃衬底耦合。本发明不需依赖电学技术,能快速响应,高效率地实现光功率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讯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消逝场耦合光力实现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光功率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纤通信系统、CATV网络、光纤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等领域,起着调节、稳定光功率的作用。随着波分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波长的光功率管理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光功率控制器。然而,目前的光功率控制器很大程度地依赖电光调制技术。电光调制技术是通过电压或电场的变化最终调控输出光的折射率、吸收率、振幅或相位的技术手段。
申请号为CN201710254542.5的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光纤振动传感的接收端光功率控制系统,光源的光出射端口通过振动传感光纤与分光器相连,分光器的第二分光支路与光探测器光路相连,光探测器将光信号强度转换为光强模拟电信号,模数转换器将放大器放大后的光强模拟电信号转换为用于表示光强的数字信号,光功率调节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驱动电路模块根据模拟信号调节光源的驱动电流强度从而调节光源的输出光功率。此发明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电信号与光信号的转化。相比于电学技术,光学信息处理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更宽的带宽且容易并行处理。电学信号的控制降低了光学处理的速度。
由此,全光器件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全光器件实现了光开关、逻辑门、光功率控制等功能,具有体积小、可集成、稳定性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光功率控制功能的全光器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响应、高效率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消逝场耦合光力实现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包括纳米光纤和玻璃衬底,纳米光纤输入端连接波分复用器,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两个激光器,两个激光器分别输入泵浦光和探测光,纳米光纤下方放置玻璃衬底,玻璃衬底与纳米位移装置连接,所述纳米位移装置用于实现玻璃衬底以纳米量级移动,纳米光纤和玻璃衬底间的初始安装间距使探测光的消逝场与玻璃衬底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育苗器
- 下一篇: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育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