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9914.1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9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白松伊;池柱珉;咸智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50;H04W12/126;H04W12/63;H04W52/02;H04L29/08;G06F21/31;G06F21/88;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伟峰;夏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移动终端包括: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执行与人工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人工智能单元,该人工智能单元被配置成,如果在从人工智能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的信息指示移动终端的丢失状态,则识别移动终端的丢失状态,并且根据识别的丢失状态生成用于切换移动终端的操作状态的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生成的控制信号将移动终端的操作模式设置为用于限制移动终端的使用的丢失模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35U.S.C.119和35U.S.C.365要求在2017年5月17 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060896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识别其丢失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包括使计算机能够执行能够由人类智能执行的思考、学习、自我完善等等的方法的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并且使计算机能够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
另外,人工智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与其它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相关联。特别地,今天,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将人工智能元素引入到信息技术的各种领域并且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的尝试。
同时,在现有技术中,已经研究了使用人工智能识别用户的情形并且以所期待的形式将所期待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情境感知技术。
随着情境感知技术的发展,对于能够执行适合于用户的情形的功能的移动终端的需求已经增加。
最近,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移动终端。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如果移动终端丢失,则用户仅可以访问通信公司的服务器以确认移动终端的位置,而不能够采取其它的行动。
因此,如果移动终端丢失,则对于用户来说难以找到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上面提到的和其它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识别移动终端的丢失以限制发现者对移动终端的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能够识别其丢失状态从而限制移动终端的使用,并且将关于移动终端的丢失状态的信息发送到另一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移动终端包括: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执行与人工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人工智能单元,该人工智能单元被配置成,如果在从人工智能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的信息指示移动终端的丢失状态,则识别移动终端的丢失状态,并且根据识别的丢失状态生成用于切换移动终端的操作模式的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生成的控制信号将移动终端的操作模式设置为限制移动终端的使用的丢失模式。
根据另一实施例,移动终端包括: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执行与人工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人工智能单元,该人工智能单元被配置成收集移动终端的情境信息,以基于收集的情境信息识别移动终端的丢失状态,并且根据识别的丢失状态生成用于切换移动终端的操作模式的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生成的控制信号将移动终端的操作模式设置为限制移动终端的使用的丢失模式。
从在下文中给出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变得更加显然。然而,应理解的是,虽然仅通过说明给出指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定示例和详细描述,但是从此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可替选的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移动终端的概念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9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