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敏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利用其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3861.4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龙;张道宏;补彤;闫灵芝;黄琼;窦磊娜;赵兵欣;赵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探针 制备 方法 利用 检测 肠炎 沙门氏菌 | ||
一种灵敏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利用其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探针及制备方法和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探针昂贵、不稳定,抗体容易失活和灵敏度差的问题。一种灵敏探针由抗生素和信号载体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为:一、制备黄棕色乳状液;二、制备羧基化的免疫磁珠;三、制备活化的磁性微球;四、加入重悬液保存;利用灵敏探针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一、制备肠炎沙门氏菌的免疫层析试纸条;二、待测液体与灵敏探针混合孵育,再逐滴滴加到肠炎沙门氏菌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样品垫上,反应10分钟,读取结果。本发明只有一种抗体划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直接进行检测,大大节省了成本,简单,方便。本发明适用于检测肠炎沙门氏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针及制备方法和探针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早期识别细菌的感染通过即时检测(POC)对水,食物和临床诊断的安全至关重要。免疫层析试纸条,由于其制备和操作方便,成本低,一次性使用,检测时间短,结果直观可靠等优点,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是最常见的即时检测诊断工具,用于各种蛋白质、抗生素、金属离子、毒素等的检测。典型的夹心试纸条使用具有特异性的生物成分,如抗体,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样品中的靶分子与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探针反应形成靶分子-金标探针复合物,此复合物再与在硝酸纤维素(NC)膜上测试的另一配对的抗体结合诱导出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
虽然试纸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但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样品中食源性细菌的检测,因为食品样品中细菌的浓度非常低,大部分都是食物残渣。可以通过使用磁性纳米颗粒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使得靶细菌从大量样品溶液中捕获,分离和浓缩成小体积的溶液进行检测。然而,由于抗体的活性易受环境影响,在不同样品中,如有机样品提取中会失活,如材料标记过程中pH,盐等,都对抗体的活性有影响;对于夹心形式而言,制备抗体本身很困难,筛选到能识别同一靶目标的不同表位能形成配对的抗体更难,且成本高,灵敏度差,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为400CFU/mL~105CFU/mL。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探针昂贵、不稳定,抗体容易失活和灵敏度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灵敏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利用其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
一种灵敏探针由抗生素和信号载体制备而成;所述的抗生素为氨苄青霉素;所述的信号载体为羧基化的免疫磁珠。
一种灵敏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FeCl3·6H2O和二水合柠檬酸三钠加入到乙二醇中,再在温度为36℃~37℃和转速为200r/min~300r/min的气浴摇床中溶解30min~60min,再加入醋酸钠,再在温度为36℃~37℃和转速为200r/min~300r/min的气浴摇床中溶解30min~60min,得到黄棕色乳状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FeCl3·6H2O的质量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0.5g~1g):(10mL~30mL);
步骤一中所述的FeCl3·6H2O与二水合柠檬酸三钠的质量比为(0.5~1):(0.1~0.4);
步骤一中所述的FeCl3·6H2O与醋酸钠的质量比为(0.5~1):(1~2);
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黄棕色乳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稀内衬的反应釜中,再将聚四氟乙稀内衬的反应釜在温度为190℃~210℃的烘箱中放置8h~12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褐色产物;首先使用无水乙醇对黑褐色产物清洗3次~5次,再使用超纯水对黑褐色产物清洗3次~5次,最后在温度为60℃~70℃下烘干,得到羧基化的免疫磁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3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