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不同厂家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界面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1057.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赵莉华;孟晓波;李健;廖永力;李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本华清博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复合绝缘子芯棒 供试品 水煮 芯棒护套 芯棒 断裂 评估 复合绝缘子 界面连接 拉伸测试 面积计算 强度曲线 最大拉力 水解 切割 绘制 测试 分割 衡量 | ||
1.一种评估不同厂家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界面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分别将不同厂家的去除伞裙后的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切割成厚度相同的芯棒护套薄片,将所对应的护套沿芯棒的圆周方向分割为至少两个分别与所述芯棒界面连接的扇形护套,作为供试品;
步骤2)分别对不同厂家的供试品进行护套-芯棒拉伸测试,直至不同厂家的供试品护套断裂或芯棒护套界面脱落,根据护套-芯棒拉伸测试过程中的最大拉力与所对应的芯棒和护套的界面面积计算不同厂家的供试品所对应的护套断裂强度或界面强度;
步骤3)分别对不同厂家的供试品进行水煮,并按照步骤2)对水煮后的供试品进行护套-芯棒拉伸测试;
步骤4)分别绘制不同厂家的供试品在不同的水煮时间下所对应的时间-护套断裂强度或界面强度曲线;
步骤5)比较不同厂家的供试品在界面开始脱落时所对应的水煮时间和界面强度,对不同厂家的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界面强度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同厂家的去除伞裙后的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是在流动液体中切割成芯棒护套薄片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别对不同厂家的供试品进行护套-芯棒拉伸测试,直至不同厂家的供试品护套断裂或芯棒护套界面脱落;具体包括:
将所述供试品的芯棒固定,采用夹具将供试品中其中一个扇形护套固定,并向所述扇形护套施加拉力,使得所述扇形护套在所述夹具的带动下朝远离所述芯棒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扇形护套的夹具靠近所述扇形护套和所述芯棒的连接界面,夹设于所述扇形护套厚度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棒护套薄片的厚度为4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力的方向与所述扇形护套和所述芯棒的连接界面的中心所对应的切线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形护套是在所述夹具的带动下以5mm/min的速率移动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按照步骤2)对水煮后的供试品进行护套-芯棒拉伸测试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套断裂强度或界面强度与护套-芯棒拉伸测试过程中的最大拉力与所对应的芯棒和护套的界面面积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σ=Fmax/S;
其中,σ表示护套断裂强度或界面强度,Fmax表示护套-芯棒拉伸测试过程中的最大拉力,S表示芯棒和护套的界面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棒和护套的界面面积S等于所对应的扇形护套和芯棒的连接界面沿所述芯棒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与所述芯棒护套薄片的厚度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本华清博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本华清博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10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导航中的偏移判断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独立分段加电压的氮氧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