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β-溴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8154.6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8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耕;章华隆;余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04 | 分类号: | C07C67/04;C07C67/287;C07C67/29;C07C69/6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甲酸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式II所示的β-溴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以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为原料,以溴酸根插层的锌铝水滑石ZnAl-BrO3--LDHs和碱金属溴化物为溴源,在甲酸溶剂中于30~60℃反应1~4小时后,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式II所示的β-溴甲酸酯类化合物;所述的溴酸根插层的锌铝水滑石ZnAl-BrO3--LDHs的质量以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0.2~0.6g/mmol;所述的碱金属溴化物与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5~1.05:1;所述的甲酸溶剂的体积用量以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4~8mL/mmol;所述的碱金属溴化物为溴化钾、溴化钠或溴化锂;
式I或式II中,
R1为H、-O-C(=O)-CH3、Br或Cl中的一种;R2为H、—CH2OH或-COOCH3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溴化物为溴化钾。
3.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溴酸根插层的锌铝水滑石ZnAl-BrO3--LDHs的质量以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0.4g/mmol。
5.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溴化物与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9:1。
6.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酸溶剂的体积用量以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mL/mmol。
7.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液的后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所得反应液经离心除去锌铝水滑石固体,所得液体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合并有机相,所得溶液中加入柱层析硅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剩余混合物经过柱层析法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1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收集含有目标产物的洗脱液,所述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式II所示的β-溴甲酸酯类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以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为原料,以溴酸根插层的锌铝水滑石ZnAl-BrO3--LDHs和溴化钾为溴源,在甲酸溶剂中于40℃反应2小时后,反应结束后,所得反应液经离心除去锌铝水滑石固体,所得液体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合并有机相,所得溶液中加入柱层析硅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剩余混合物经过柱层析法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1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收集含有目标产物的洗脱液,所述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式II所示的β-溴甲酸酯类化合物;所述的溴酸根插层的锌铝水滑石ZnAl-BrO3--LDHs的质量以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0.4g/mmol;所述的溴化钾与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9:1;所述的甲酸溶剂的体积用量以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mL/m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81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防水密封材料
- 下一篇:电力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