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5690.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4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59/12 | 分类号: | C10M159/12;C10N30/06;C10N30/10;C10N30/12;C10N30/04 |
代理公司: | 11614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压抗磨剂 润滑油 硼酸 钛酸四正丁酯 生物降解性 水解安定性 蓖麻油酸 三乙醇胺 焦磷酸 抗磨剂 浓硫酸 催化剂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工业抗磨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润滑油极压抗磨剂为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包括蓖麻油酸、三乙醇胺、硼酸,浓硫酸和/或焦磷酸的原料,以及任选的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本发明的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水解安定性和生物降解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抗磨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市场上的工业用液压油、齿轮油、透平油使用时,润滑效果不佳,机件磨损大、温升高、积聚油泥形成快,机油寿命短工作状况下降快,这些问题均为耐磨能力不够造成的。
当润滑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下,金属表面只承受中等负荷时,如有一种添加剂能被吸附在金属表面上或与金属表面剧烈磨损,这种添加剂称为抗磨添加剂。当金属表面承受很高的负荷时,大量的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产生大量的热,而抗磨剂形成的膜也被破坏,不再起保护金属表面的作用,如有一种添加剂能与金属表面起化学反应生成化学反应膜,起润滑作用,防止金属表面擦伤,甚至熔焊,通常把这种最苛刻的边界润滑叫做极压润滑,而这种添加剂称为极压添加剂。
极压抗磨剂是一种重要的润滑油添加剂,大部分是一些含硫、磷、氯、铅、钼的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氯类、硫类可提高润滑油的耐负荷能力,防止金属表面在高负荷条件下发生烧结、卡咬、刮伤;而磷类、有机金属盐类具有较高的抗磨能力,可防止或减少金属表面在中等负荷条件下的磨损。实际应用中,通常将不同种类的极压抗磨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性能更好。利用一般磷化物具有抗磨性、氯化物与硫化物具有的极压性,使添加剂同时含氯、含磷或含硫化合物,从而既具有极压性,又具有抗磨性。
硼酸盐作为新型极压剂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抗极压能力远大于硫磷型和氯铅型添加剂,是一种新型的润滑油极压添加剂。把无定形微球型硼酸盐分散在润滑油中形成的油状分散体。无味、无毒,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和热稳定性,对铜无腐蚀。微溶于水,可用于不与水接触的齿轮油和润滑脂。
硼酸盐使用优点如下:抗磨极压效果好,特别是在低粘度油中具有良好的抗磨极压效果。有节能油的齿轮油,就是低粘度油加含硼添加剂制成,满足了抗磨极压性的要求。硼酸盐极压剂使用寿命长,其作用机理是由渗硼形成的FexBy形式的极压膜,这一层表面膜有较高硬度,良好的抗磨性,较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而含硫磷氯活泼元素的极压性,作用机理主要是活泼元素同金属起化学反应生成一层膜,这层膜的抗剪切强度比基础金属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这层膜很容易被磨掉,这样添加剂消耗的比硼酸盐要快。
硼酸盐极压添加剂同其它添加剂有很好的配伍性。缺点是,抗水解性能稍差,有水存在的情况下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水解安定性和生物降解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极压抗磨剂,该润滑油极压抗磨剂为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包括蓖麻油酸、三乙醇胺、硼酸、浓硫酸和/或焦磷酸的原料,以及任选的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原料摩尔比为m硼酸:m浓硫酸/焦磷酸:m蓖麻油酸:m三乙醇胺=1:1-8:1-8:2-10;进一步优选地,原料摩尔比为m硼酸:m浓硫酸/焦磷酸:m蓖麻油酸:m三乙醇胺=1:2-4:2-4:3-6。
根据本发明,浓硫酸和焦磷酸可以含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原料包括浓硫酸和焦磷酸。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浓硫酸和焦磷酸的摩尔比为1:0.3-3。
根据本发明,当存在浓硫酸时,浓硫酸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此时可以不加入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