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076.5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邱少辉;车轮飞;熊朝辉;王华兵;蔡崇庆;夏继豪;胡清华;刘俊;甘甜;陈玉远;唐凯;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站 轨行区 自然 排热兼 隧道 通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车站轨行区(1)上部的多个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下半部分设于地面以下,其底部设有排风口(3),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顶部设有常闭电动排风口(5),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上半部分两侧壁上设有常开排风口(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方法。本发明的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减小了地面风亭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同时由于省去了车站排热风机及机房的设置,进而降低了工程的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属于地铁站通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地铁具有高速、安全、准时、载客量大等特点,是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大中城市广泛使用地铁作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由于地铁站台与隧道主要处于地下,排热降温必要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目前,国际上除寒冷地区采用机械通风作为地铁排热降温的主要手段外,热带及亚洲大部分地区均采用空调来作为地铁站台排热降温的主要手段。
目前,国内地铁车站轨行区内广泛采用的排烟方案是利用车站两端隧道风机房和风道内设置的隧道风机、风阀,通过风阀的启闭实现车站左右两侧隧道的机械通风和排烟;轨行区内的排热方案则是在车站两端各设置一台排热风机,通过设置在轨行区顶部的轨顶风道和站台板底部的轨底风道对车站左右两侧的隧道进行机械排热。由于需要在车站两端设置机房、风机及相应的风阀,机械设备结构复杂,而且通风效果不好,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及方法,正常工况时,利用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的活塞效应,排除车站轨行区内积聚的热空气,实现车站隧道内的通风换气,达到对隧道进行降温除湿的目的,确保正常工况时隧道内新风量、人员舒适性及温湿度的要求;当车站轨行区内发生火灾时,通过自然排烟,满足隧道内火灾时的疏散及排烟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包括:
设置在车站轨行区上部的多个自然排热排烟风亭,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沿所述车站轨行区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之间间隔20~40米,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沿站台横向对称布置,且保证列车停靠在站台上每节车厢对应的风口不少于一个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
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的下半部分设于地面以下,其底部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车站轨行区的上方,用于利用列车在所述车站轨行区内运行产生活塞效应,将车站轨行区内的热风或烟气排入到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内;
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的顶部设有常闭电动排风口,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的上半部分两侧壁上设有常开排风口,所述常闭电动排风口和常开排风口用于将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内的热风或烟气排出,实现车站轨行区的降温除湿或排烟。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口的总面积大于等于所述车站轨行区总面积的5%。
进一步地,所述常开排风口和所述常闭电动排风口的总面积之和大于等于所述排风口的总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常闭电动排风口为双开门结构,所述双开门结构的两边与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的顶部活动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双开门结构由中间向两边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常开排风口的底部满足防淹要求。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之间间隔30米。
进一步地,所述车站轨行区靠近站台的一侧设有屏蔽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方法,应用所述的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距离送风的长大隧道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方便连接的矿用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