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5374.7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A01G13/00;A01G22/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幼穗分化期 水稻种子 优质水稻 病虫害发生率 发芽率 抽穗开花期 水稻拔节期 水稻病虫害 中微量元素 抽穗时期 生殖生长 水稻颗粒 水稻生长 水稻种植 营养生长 营养生殖 拔节期 发生率 米粒 选种 抽穗 插秧 种植 播种 均衡 收获 积累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2)播种;(3)插秧;(4)拔节期;(5)幼穗分化期;(6)抽穗开花期;(7)成熟期。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水稻种植,收获的水稻颗粒饱满,极大的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通过对水稻种子的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在水稻拔节期进行搁田与晒天一天处理,能明显降低水稻的病虫害发生率和提高水稻生长韧性,在幼穗分化期的处理,能够使水稻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保证水稻的营养生殖,为抽穗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抽穗时期的处理能够提高提高了水稻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养分均衡,并且降低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促进了水稻养分向米粒中积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而像现在所依靠的高科技转基因,虽然能改变水稻的质量和性状,但并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由于转基因种子价格大大高于普通良种种子,从而增加了农业种植成本,而从实际种植经验中找出种植规律来提高粮食产量,则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取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播种前12-14天晾晒3-5天,播种前2-3天采用浸种剂浸种10-12小时,所述浸种剂为蔗糖与蜂蜜水混合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由4.5-6.5%蔗糖、3.5-5.5%蜂蜜其余为水构成;
(2)播种:选择一块向阳、水灌的田地作为育苗的秧田,水深为0.5-0.7厘米,将上述浸泡过的水稻种子播散到秧田中;
(3)插秧:当秧苗的高度达到10~12cm时,将秧苗带土从秧田移出,移栽到稻田中,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2-14cm,之后保持水深2-4cm;
(4)拔节期:在拔节期中期任选一天,选择晴天,室外温度为25-30℃,早上开始排水,晒田,傍晚引入新水;
(5)幼穗分化期:在水稻幼穗分化期以喷雾方式进行喷洒生物制剂,所述生物制剂为白醋、辣椒液、氯化钾、过磷酸钙、硝酸钙的混合溶液,其中白醋4.5-6.5wt%,辣椒液6-8wt%,氯化钾9-11wt%,过磷酸钙5-7wt%,硝酸钙6-8wt%,其余为水,喷洒量为每亩60-80千克;
(6)抽穗开花期:在此阶段秧苗的幼穗继续生长至抽穗开花,在此阶段保持自然生长,喷洒三次发酵豆浆水,每次间隔10-12天,所述发酵豆浆水按重量份取35-50份黄豆与20-30份绿豆加水60-70份磨成豆浆,接种枯草杆菌和放线菌发酵20-30天后,按1:20-30比例兑水喷洒;
(7)成熟期: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水稻种植,收获的水稻颗粒饱满,极大的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通过对水稻种子的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在水稻拔节期进行搁田与晒天一天处理,能明显降低水稻的病虫害发生率和提高水稻生长韧性,在幼穗分化期的处理,能够使水稻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保证水稻的营养生殖,为抽穗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抽穗时期的处理能够提高提高了水稻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养分均衡,并且降低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促进了水稻养分向米粒中积累,通过连续五年的种植试验统计,本发明方法种植水稻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水稻高18%-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未经刘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5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鸭稻同养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东北生态水稻及其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