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2473.X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阳;董建权;邱菜谋;陈倩阳;陈壮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5/04;B60P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环境调控 行走装置 井下工作面 车载平台 隔离装置 供氧装置 监控装置 降温装置 喷雾装置 通风除尘 新设备 移动式 矿工 安全保障技术 保障矿工 采矿行业 发动机组 环境监控 基础组件 机动汽车 井下作业 空气优化 生命健康 有效实现 车载式 车头 巷道 车身 机械化 轮胎 | ||
本发明涉及采矿行业矿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包括行走装置、隔离装置、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喷雾装置、监控装置与供氧装置,行走装置由机动汽车基础组件构成的车载平台,包括车头、车身、轮胎与发动机组,隔离装置、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喷雾装置、监控装置与供氧装置均设于车载平台上。通过行走装置的车载式设计,集空气净化和环境调控的功能,调节特定工作面的环境至矿工最适合工作条件,其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仅能实现在无轨开采巷道中的机械化控制,同时能有效实现工作面的环境监控、降尘降温、空气优化等功能,根本保障矿工井下作业时的生命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行业矿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的采掘深度逐渐增加,特别是针对于深部独头巷道开采,深部环境温度高于近地表巷道,不适于矿工井下作业,另外,独头掘进空气流通差,以致井下氧气含量不够充足,一旦发生有害气体的泄露,难于及时排出,同时工作面作业会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造成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差,从而严重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在现有矿井设备中,虽然设置了通风管道但采用的是总的通风系统,属于全局式通风,难于满足局部通风质量的需求,也不能调控局部环境。目前广泛采用的局扇通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通风效果,但是空气质量同样难于保证,且也无法实现环境调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通过行走装置的车载式设计,集空气净化和环境调控的功能,调节特定工作面的环境至矿工最适合工作条件,其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仅能实现在无轨开采巷道中的机械化控制,同时能有效实现工作面的环境监控、降尘降温、空气优化等功能,根本保障矿工井下作业时的生命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包括行走装置、隔离装置、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喷雾装置、监控装置与供氧装置,行走装置由机动汽车基础组件构成的车载平台,包括车头、车身、轮胎与发动机组,隔离装置、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喷雾装置、监控装置与供氧装置均设于车载平台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车头后部位置两侧分别设有隔离装置,隔离装置由隔热塑料膜、多个红外线感应器、多根可伸缩支架与多个缓冲海棉对应设置组成,多根可伸缩支架以中心柱为圆心环形均匀分布,隔热塑料膜胶粘于可伸缩支架上,红外线感应器设于可伸缩支架端部上,相邻两个红外线感应器之间的隔热塑料膜边缘胶粘缓冲海棉,隔离装置通过安装于车身上的按钮式开关启动工作。
进一步而言,所述隔离装置通过中心柱焊接于车头后部位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设于车身中部位置,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包括依次通过导风管连接的抽风系统、过滤系统与制冷系统,抽风系统由风扇与电动机对应连接组成,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与蒸发器对应连接组成,过滤系统由活性炭与分子筛对应设置组成,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通过安装于车身上的按钮式开关启动工作。
进一步而言,所述喷雾装置设于车身前部位置,喷雾装置由喷射水管与应急水箱对应连接组成,应急水箱两侧分别焊接有大小不同的旋转架,喷射水管缠绕于大的旋转架上,小的旋转架上缠绕有电缆。
进一步而言,所述监控装置与供氧装置均设于车身后部位置,监控装置包括监测传感器与显示屏,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氧化管与氧气阀,氧气阀安装于氧气瓶顶部,氧化管连接于氧气阀,监控装置通过含控制导线连接管连接于氧气阀。
进一步而言,所述车身尾部设有车尾箱门,车尾箱门上设有车尾箱门锁。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