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室翻转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6972.2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阮昆;曹桐军;陈培可;陈宇果;李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7 | 分类号: | B62D33/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洪余节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翻转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翻转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油泵、油缸、电机,所述装置还包括:翻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翻转控制器电连接的翻转条件电路、翻起开关、落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两位四通电磁阀;所述翻转控制器由所述翻转条件电路确定满足驾驶室翻转条件后,在所述翻起开关接通时,控制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和所述电机工作,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变化信号为止,所述驾驶室完全翻转;所述翻转控制器在确定满足驾驶室翻转条件以及所述落下开关接通时,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变化信号为止,所述驾驶室完全落下。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安全平稳的控制驾驶室翻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翻转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如图1所示,液压油箱1’中的油通过过滤器2’传输给油泵3’,油泵3’在定速电机4’的带动下,给驾驶室翻转系统提供压力油,系统的压力值由溢流阀5’设定,在手动两位四通电磁阀6’控制下,压力油进入油缸7’有杆腔,油缸缩回,与油缸机械连接的驾驶室(图中未示)落下;同理,在手动两位四通电磁阀6’控制下,压力油进入油缸7’无杆腔,油缸伸出,驾驶室升起。多数卡车的发动机是放置在驾驶室正下方的,因此检修发动机时,需要启动发动机,传统的做法是爬到翻起的驾驶室内启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操作起来,多有不便。
现有卡车驾驶室翻转装置的缺点是:1)手动切换阀切换较费力,且长时间使用容易卡滞,切换难度更大。2)翻转过程中,电机转速恒定,泵排量恒定,在翻转结束时,泵排量突然为零,驾驶室的晃动较大。3)驾驶室翻转与发动机检修不能协同工作,设计不够人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翻转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实现安全平稳的控制驾驶室翻转并且提高驾驶室翻转的智能化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驾驶室翻转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油泵、油缸、电机,所述油缸与驾驶室机械连接,所述油泵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翻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翻转控制器电连接的翻转条件电路、翻起开关、落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两位四通电磁阀,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油缸的油缸杆完全伸开的位置,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油缸的油缸杆完全缩回的位置,所述电机还与所述翻转控制器电连接,液压油箱的油通过过滤器依次进入所述油泵、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所述油缸并从所述油缸流回所述液压油箱;所述翻转控制器由所述翻转条件电路确定满足驾驶室翻转条件后,在所述翻起开关接通时,控制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和所述电机工作,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变化信号为止,所述驾驶室完全翻转;所述翻转控制器在确定满足驾驶室翻转条件以及所述落下开关接通时,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变化信号为止,所述驾驶室完全落下。
优选地,所述翻转条件电路包括:与所述翻转控制器电连接的空挡开关、前面板开关、车门开关;所述驾驶室翻转条件包括:车辆处于空挡状态、前面板处于打开状态、车门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翻转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行程开关、电机高速继电器、电机低速继电器,所述第三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油缸的油缸杆伸开第一设定距离的位置,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位置为油缸杆的初始位置;所述电机为双速电机具有电机高速控制端与低速控制端,所述电机高速继电器连接在所述翻转控制器与所述电机高速控制端之间,以控制电机高速工作;所述电机低速继电器连接在所述翻转控制器与所述电机低速控制端之间,以控制电机低速工作;在所述翻起开关接通后,所述翻转控制器控制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和所述电机高速继电器工作,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三行程开关变化信号为止,所述翻转控制器控制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和所述电机低速继电器工作,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变化信号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6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全装配式底板结构
- 下一篇:厢式车厢体悬置系统的柔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