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金属灯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6850.3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琼;盛磊;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06 | 分类号: | H01J61/06;H01J61/16;H01J6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金属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液态金属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节能意识的加强,节能灯大规模替代传统光源产品的时代已经来临。我国是全球节能灯生产第一大国,未来几年,伴随我国绿色照明工程的推进,白炽灯的产量和需求量将进一步减少,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简便的节能灯将成为照明市场的主角。
节能灯的发光离不开汞,伴随着节能灯普及度的越来越高,节能灯汞污染引发社会各方关注。中国是全球范围大气汞污染最为严重国家之一,目前国内还未建立废旧节能灯的回收体系,含汞节能灯报废后的回收处置问题,严重阻碍着节能灯的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态金属灯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目前节能等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金属灯,其包括:灯管、镇流器、电极、液态金属;其中,灯管内部为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内充有氩气,并设置有所述电极和所述液态金属,所述电极和所述液态金属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存在预设距离,所述电极与灯管外部的所述镇流器电连接;所述灯管内壁涂有可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的荧光粉,所述电极上设置电子发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荧光粉为三基色荧光粉。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电子发射材料包括: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锶中任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电极为封装前加热去二氧化碳的电热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灯管的外形包括:U形、螺旋形、直线型、莲花型或梅花型中的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液态金属包括:封装前经过碱液去氧处理的低熔点金属或低熔点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液态金属包括:镓、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铋铟锡合金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灯的使用方法,其包括:
镇流器接通电源;
镇流器对电极加热;
待电极温度达到高温时,升温后的电极上的电子发射材料发射电子;
电子与游离的氩原子碰撞;
被撞击的氩原子撞击液态金属;
所述液态金属吸收能量跃迁产生电离,发出紫外光;
紫外光激发荧光粉,转化为可见光。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液态金属,液态金属是常温下呈液态、流动性好、导电性强一系列金属材料的总称,不仅包含了剧毒的汞,还包含安全、无毒、无害、易回收的镓、铟、铋及其合金,它们是替代节能灯中汞的最佳选择。工作时镇流器作用使电极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电极上涂装的电子发射材料向外部环境发射电子,与游离的氩原子发生碰撞,碰撞后的氩原子获得能量,携带能量的氩原子高速运动撞击液态金属,液态金属吸收能量并跃迁产生电离,发出紫外光,荧光粉作用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实现照明。相比较传统的节能灯,本发明使用安全、无毒、易回收再利用的液态金属,对人的健康和环境友好更为有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液态金属灯的结构示意图。注:
1灯管;2电极;3液态金属;4荧光粉;5可见光;6紫外光;7电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任何的序列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进行的区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当前”在执行某动作之时的时刻,文中出现多个当前,均为随时间流逝中实时记录。
基于现有节能灯回收困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的问题,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液态金属灯及其使用方法。
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方法等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6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