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的后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1803.X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行;杨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C09K11/70;C09K11/5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点 配体交换 量子点溶液 后处理 多元硫醇 混合液 反应前驱体 固体样品 后续处理 有效分离 有效实现 沉淀剂 高纯度 交联 溶剂 去除 溶解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量子点的后处理方法,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初始的量子点溶液;向所述量子点溶液中加入第一多元硫醇,进行第一次配体交换,使量子点之间发生交联,得到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混合液;去除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混合液中的液相,得到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将所述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分散到溶剂中,加入第二多元硫醇,进行第二次配体交换,得到第二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溶液。本发明的后处理方法通过对初始的量子点溶液进行步骤简单且普遍适用的后续处理,在不引入沉淀剂的情况下,不仅有效实现了量子点与未反应前驱体的有效分离,同时也实现了所得到的高纯度量子点固体样品的有效重新分散溶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的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近年来在平板显示、固态照明、光伏太阳能等光电领域均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这得益于量子点自身所具有的量子限域效应,从而使其具有了诸多独特的纳米性质:发射波长连续可调、发光波长窄、吸收光谱宽、发光强度高以及荧光寿命长等。
在光电领域中,光电器件例如半导体显示器件、照明器件以及太阳能器件等,对于光电材料的纯度要求非常高,微量杂质的引入不仅会对光电材料本身的光学和电学等特性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也会对整体光电器件中的载流子和激子等的行为造成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应光电器件的性能。当前用于光电领域的半导体胶体量子点大多是通过金属有机物热分解合成法来制备的。在这种方法中,阴离子前驱体和阳离子前驱体的反应体系在高温下达到反应物的瞬间过饱和从而发生短时间内的成核反应和后续的生长反应,最终形成具有良好尺寸单分布性的量子点。由于不同前驱体反应活性的差异以及所形成的量子点组分的不同要求,在量子点形成后,反应体系中往往仍然存在一种或几种过量或者残余的前驱体反应物;常规的方法是通过加入沉淀剂进行多次沉淀离心分离来去除,但最终样品的纯度对于沉淀步骤时沉淀剂的加入量和加入种类非常敏感,沉淀剂加入量过量或者所加种类沉淀效应过强均非常容易导致剩余未反应的前驱体反应物与量子点同时沉淀出来,大大影响了量子点产物的纯度;而沉淀剂加入量过少或者所加种类沉淀效应过弱又会导致量子点无法沉淀出来或者损失大量产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含有残留或者过量未反应前驱体的量子点反应体系或者溶液体系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多元硫醇,并在合适的温度下反应后,直接进行离心分离及冲洗干燥后获得高纯度量子点固体样品;然后将上述量子点固体样品与所要溶解的溶剂混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一元硫醇,并在合适的温度下反应后,即可获得高纯度的量子点溶液。但在上述方案中,重新溶解高纯度量子点固体样品时加入的一元硫醇由于配体活性一般,因此量子点固体样品很多时候无法很好地重新分散在所要溶解的溶剂中,从而无法得到分散良好可用于光电器件制备的量子点溶液。
因此需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改善,在实现量子点产物与体系杂质有效分离的同时实现量子点高纯度产物在指定溶剂中的有效重新溶解分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的后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无法实现量子点产物与体系杂质有效分离的同时实现量子点高纯度产物在指定溶剂中的有效重新溶解分散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量子点的后处理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提供初始的量子点溶液;
向所述量子点溶液中加入第一多元硫醇,进行第一次量子点配体交换,使溶液中量子点之间发生交联,得到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混合液;
去除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混合液中的液相,得到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
将所述第一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第二多元硫醇分散到溶剂中,进行第二次量子点配体交换,得到第二次配体交换后的量子点溶液。
所述的量子点的后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多元硫醇中巯基的取代位置为碳链的两个末端碳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1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