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传动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6740.9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银;刘俊红;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C3/02;F16C35/02;F16D3/26;F16F15/32;B60K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传动轴 结构 | ||
1.一种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头、两个轴瓦、壳体、轴叉及内衬壳体;
所述内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轴头的一端插入所述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内衬壳体的一端连接,然后通过一个轴瓦固定连接;
所述轴叉的一端插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内衬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然后通过另一个轴瓦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为旋转体,在所述轴头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轴头的外表面轴向依次为十字轴支架安装面、轴承安装面、小圆柱面、端面、轴向并列槽、轴圆环面及轴圆柱面;
所述轴向并列槽为复数圆环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包括相对连接的上部轴瓦和下部轴瓦;所述上部轴瓦和下部轴瓦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所述上部轴瓦与所述下部轴瓦的结构相同,可以互换;
所述上部轴瓦包括轴瓦本体及所述轴瓦本体两端的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铆钉孔;
所述轴瓦本体为弧形结构,在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表面依次为限位圆环、中圆柱面、小圆弧旋转面、大圆弧旋转面及内端圆柱面;
所述限位圆环与所述小圆柱面及端面相配合;所述中圆柱面、小圆弧旋转面、大圆弧旋转面及内端圆柱面用于同所述壳体的安装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内端圆柱面相对的所述轴瓦本体外表面设置有端部加强筋,在所述轴瓦本体外表面设置有配重环及配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圆柱面的直径、小圆弧旋转面的直径、所述大圆弧旋转面的直径及所述内端圆柱面的直径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壳体为管形结构,由浸润过树脂的纤维或纤维束缠绕而成的纤维增强塑料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叉的一端设置有内盲孔,另一端设置有十字轴安装孔,在所述轴叉的外表面自设置有内盲孔的一端向所述十字轴安装孔方向,依次设置有叉圆柱面、叉圆环面、叉并列槽、圆环端面、沟槽及叉体;所述十字轴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叉体上;
所述叉圆柱面及所述叉圆环面用于与所述内衬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叉并列槽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FRP增强塑料,所述壳体自端部向中部延伸时,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依次包括大端圆柱面、小弧旋转面、大弧旋转面、过渡圆柱面及本体圆柱面;
与所述大端圆柱面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内排凸起;
所述大端圆柱面、所述小弧旋转面及所述大弧旋转面用于轴瓦的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圆柱面的直径为D1,所述过渡圆柱面的直径为D2,所述大端圆柱面的直径为D3;所述D1<D2<D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传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圆柱面内侧至壳体端部的距离为L1;限位圆环内侧圆环面到轴瓦内侧端部的距离为L2;所述叉圆环面到所述圆环端面的距离为L3;所述轴叉的端面到所述圆环端面的距离为L4;所述L1>L4>L2>L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7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铁生产用储备液配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印铁环保罩光油生产的分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