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ER2融合单链抗体、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3659.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李杉;李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3 | 分类号: | C12N15/13;C07K19/00;C12N9/04;C12N9/02;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er2 融合 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ER2融合单链抗体、制备方法与应用。该HER2单链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的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融合单链抗体,由多肽片段的C端通过接头的方式与所述的HER2单链抗体的N端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的多肽片段为苹果酸脱氢酶的片段或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片段。该融合单链抗体与HER2单链抗体有相同的亲和活性,且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BT474的杀伤效果显著提高,而对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无影响,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制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和医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HER2融合单链抗体、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40万女性发生乳腺癌,病死率高达33%。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病死率仅次于肺癌,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目前,乳腺癌治疗方法主要有: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能够使患者更大程度的获益,与化疗相辅相成,且釆用化学方法连接抗体和药物,合成抗体偶联物已成为研究热点,既能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又能高效地杀死靶细胞,从而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目的。
基因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表型恶性转化,在肿瘤中会出现不同的基因表型,而这些基因表型对肿瘤的治疗提供有效的靶点。HER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25%~30%乳腺癌中过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性及患者的预后相关。1998年美国FDA批准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erceptin)上市,Trastuzumab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以HER2单克隆抗体为导向的单抗靶向药物研究。已有超过30种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以低排斥反应等优点的人源化及全人抗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在FDA批准的抗体药物中已占80%以上,已成为抗体药物发展的主要趋势。但由于大分子蛋白的人源化及全人抗体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影响了治疗效果。单链片段抗体技术则克服了这些缺点,单链抗体是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15~20个氨基酸的肽连接而成的重组蛋白,与完整抗体相比,其保持了抗原亲和活性。由于它的分子量小,组织穿透能力强,较易穿透细胞外间隙到达深部的肿瘤细胞;由于它缺乏Fc段,丧失完整抗体的效应功能如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ADCC)或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CDCC)使得免疫原性较弱,日益成为诊断和治疗的良好导向载体;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单链片段抗体的靶向功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由美国Genentech公司开发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erceptin),单独应用时有效率为11.6%~16%。由于抗肿瘤抗体能特异性的识别肿瘤细胞,但较低的杀伤能力而使其抗肿瘤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提高抗体的靶向性及细胞毒性作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HER2单链抗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单链抗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HER2单链抗体或所述的融合单链抗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HER2单链抗体或所述的融合单链抗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HER2单链抗体(scFv),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编码所述的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所述的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指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为曲妥珠单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