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充放气驱动收放的扑翼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0302.1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8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浩;周超;张艳来;孙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放气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充放气驱动收放的扑翼,包括:翼膜、固定装置、微型气泵、微型电源和微型控制器。通过控制扑翼翼膜上的空气柱含气量实现扑翼收放。当飞行器需要飞行时,将空气柱充满空气,在空气柱内空气的张力作用下,扑翼展开;而当飞行器飞行结束、回至地面状态后,空气柱内的空气被抽空,在翼膜弹性力作用下,翼膜卷曲至机身附近,使得飞行器地面状态下尺寸缩小,减小飞行器的整体尺寸,增强其在狭小空间的运动性能,增强其隐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充放气驱动收放的扑翼。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传统飞行器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飞行和游动机理不断探索,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以及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飞行器设计领域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应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侦察、通讯、勘探、协助救援等任务。
当前微型扑翼飞行器是微型飞行器研制的主要方向。目前发明的扑翼飞行器其扑翼大多直接安装在飞行器两侧,这使得当飞行器处于地面运动或者停歇状态时,飞行器整体尺寸较大,使得当飞行器执行情报窃取任务时其隐蔽性较差,易被侦察目标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扑翼飞行器扑翼直接安装在机身两侧导致的飞行器非飞行工作状态下整体尺寸较大,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充放气驱动收放的扑翼,包括:
一种利用充放气驱动收放的扑翼,包括:翼膜、设置在所述翼膜上的气体柱、充气装置、控制器与电源;
所述翼膜为弹性或柔性膜,所述充气装置实现气体柱的充气与抽气,所述的气体柱通过其中的含气量实现扑翼的收放;
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充气装置;
所述的电源与充气装置和控制器相连,为两者进行供电。
所述的气体柱根据其内的含气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形状,并对翼膜施加不同的力,所述翼膜在气体柱气体含量低于某一值时呈卷曲状态,并在气体柱气体含量高于某一值时呈展开状态。
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连通所述气体柱与所述充气装置,并与扑翼拍动装置相连。
所述的充气装置为微型气泵,所述的控制器为微型控制器,所述的电源为微型电源。
所述的气体柱为空气柱,在翼膜的前缘、翼根至斜后缘位置及翼根位置有三条空气柱,分别为主空气柱、斜空气柱及短空气柱;所述微型气泵对所述主空气柱、所述斜空气柱和所述短空气柱进行充气和抽气。
所述短空气柱、所述斜空气柱与所述主空气柱经连通点实现三者连通,且连通点与所述主空气柱根部的距离为所述主空气柱长度的十分之一;
优选的,在扑翼展开的状态下,所述主空气柱、所述斜空气柱及所述短空气柱共面。
优选的,所述短空气柱与所述主空气柱垂直,所述斜空气柱在所述主空气柱与所述短空气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斜空气柱与所述主空气柱夹角为30°~60°。
所述固定装置通过侧壁的通气孔,将所述主空气柱与所述微型气泵连通。
所述固定装置采用塑料材料。
所述翼膜为自然状态下为卷曲、且在空气柱充气情况下展开的塑料膜。
所述电源为微型锂电池。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0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