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打印制备柔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0149.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夏;蓝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幂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51/05 | 分类号: | H01L51/05;H01L51/10;H01L51/40;B4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制备 柔性 有机 场效应 晶体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全打印制备柔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场效应管是利用栅极电压的大小来调节源漏电极间的载流子密度,从而控制沟道电流的通断,形成开关特性的半导体器件。有机场效应管(OFET)是用有机材料充当绝缘层和半导体层的半导体器件,其基本原理与无机场效应管基本一致。相对于无机场效应管而言,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制成柔性器件等优点。
目前,较于基于硅材料的FET器件,OFET性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OFET可制备成具有柔性的器件,在柔性显示、智能穿戴、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当前,柔性OFET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蒸镀、电子束蒸发、化学沉积等方法制备器件电极和介电层部分,通过旋涂、单晶成长、真空蒸镀等方法制备半导体部分。对设备要求较高、需要掩模版、一般需要在惰性气体氛围内制备、且对材料的利用率较低。
喷墨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增材制备技术,它具有良好的图案化成膜能力,非常适用于电器元件的图案化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
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制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目前已经有报道,中国专利CN105932156A公开了一种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制作有机晶体场效应管的方法,其中记载了打印柔性OFET的方法,包括打印栅极和源漏电极,打印PVP绝缘层,打印P3HT半导体层。
上述制备步骤仅仅是通常的柔性OFET制造方法,制备的产品性能差。现有技术急需一种高效的制备高性能柔性OFET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全喷墨打印制备柔性OFET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在全喷墨制备OFET过程中,沟道在10纳米到1毫米范围之间,具备格外优良的效果。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塑料,包括PEN、PET、PI等,及玻璃、硅基材料等为基底;
基底视具体情况可以不经处理或经各种工艺处理,包括:加热、光照(紫外光照、可见光照、红外光照)、等离子体处理、各种化学物质处理(浸泡、修饰、涂层等)、机械处理;
在基底上打印形成导体电极;
电极材料包括金属(金、银、铜、铝、铂、铁、镍等)、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无机导电材料等;
电极具体情况可以不经处理或经各种工艺处理,包括:加热、光照(紫外光照、可见光照、红外光照)、光刻、等离子体处理、各种化学物质处理(浸泡、修饰、涂层等)、机械处理;
在电极上打印形成介电层;
介电层材料包括有机聚合物介电材料、无机介电材料等;
介电层具体情况可以不经处理或经各种工艺处理,包括:加热、光照(紫外光照、可见光照、红外光照)、等离子体处理、各种化学物质处理(浸泡、修饰、涂层等)、机械处理;
在介电层上打印形成导体电极;
电极材料包括金属(金、银、铜、铝、铂、铁、镍等)、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无机导电材料等;
电极不经处理或经各种工艺处理,包括:加热、光照(紫外光照、可见光照、红外光照)、光刻、等离子体处理、各种化学物质处理(浸泡、修饰、涂层等)、机械处理;
电极上有未覆盖部分即沟道,将电极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之间距离即沟道长度的范围为10纳米到1毫米。
在电极上打印形成有机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包括有机小分子半导体材料、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及各种材料的混合物等;
器件具体情况可以不经处理或经各种工艺处理,包括:加热、光照(紫外光照、可见光照、红外光照)、等离子体处理、各种化学物质处理(浸泡、修饰、涂层等)、封装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例制备的OFET器件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基底;2表示栅极;3表示介电层;4a和4b分别表示源极和漏极;5表示半导体层。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器件转移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器件转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几种具体的实施形态,不视为对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
实施案例1(PVP为介电层):
以PEN薄膜为柔性基底1。
在基底1上喷墨打印一层银墨水,150℃加热约5分钟,形成大约50nm厚的银电极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幂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幂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0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包的写完成
- 下一篇:请求获取和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