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0147.5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剑;施井才;曹辉;李振雷;张志武;赵鹏程;赵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综合 行驶 油耗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1.一种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方法通过在油箱(9)上安装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装置由联接支架(1)、水平调节机构(2)、刻度尺(3)、油管(4)和过滤网沉头(5)组成;
所述联接支架(1)固定在油箱(9)上,所述水平调节机构(2)通过其底部的万向调节接头连接在联接支架(1)上,使水平调节机构(2)始终保持水平;
所述刻度尺(3)垂直安装在水平调节机构(2)的侧面,所述油管(4)的首端沿着刻度尺(3)设置,并固定在水平调节机构(2)上,所述过滤网沉头(5)安装在油管(4)的尾端并沉入油箱内底;
所述油管(4)位于油箱(9)外侧的部分沿着油箱(9)的外侧表面布置成正U型,且油管(4)U型部分的底部低于油箱(9)的底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采用油箱的燃油加注量统计方法以及连通器原理实现对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初始调节:
将车辆开到平整地面,使车辆保持相对水平;将前述的测量装置水平地装配到油箱(9)沿X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后做好安装标记;在油箱(9)上确定初始加油位置并在油箱(9)的外侧表面做初始加油标记点,调整水平调节结构(2)至水平位置,调节刻度尺(3)贴近油箱(9)并保持垂直;在刻度尺(3)上做初始标记点,所述初始标记点与油箱(9)上的初始加油标记点平齐;
步骤二、将测量装置从油箱(9)上拆卸下来,然后驾驶车辆完成一个综合行驶的循环工况;
步骤三、加注燃油:
按照步骤一中油箱(9)上的安装标记再次安装好所述测量装置;将油管(4)尾端的过滤网沉头(5)放入油箱(9)内,并固定好油管(4)的顶端,使用抽油手泵将燃油泵入油管(4);调整水平调节结构(2)至水平,并调节刻度尺(3)的位置,使其贴近油箱(9)并保持垂直;将刻度尺(3)上的初始标记点与油箱(9)上的初始加油标记点进行比对:
若二者高度相同,将油管(4)贴在油箱(9)外侧加油至初始标记,加注量即为车辆完成一个综合行驶的循环工况的油耗量;
若二者高度不同,在油箱(9)的外侧面找到与刻度尺上的初始标记相对应的点,确定所述相对应的点与油箱(9)上的初始加油标记点沿油箱表面的中点位置,将油管(4)贴在油箱(9)的外侧加油至所述中点位置,加注量即为车辆完成一个综合行驶的循环工况的油耗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调整水平调节结构(2)至水平的过程为:
先调节与油箱(9)内侧相对应处的水平调节结构(2),使水平调节结构(2)在车辆纵向上水平后,控制水平调节机构(2)仅绕车辆纵向旋转,其他自由度均锁死,然后再调节水平调节结构(2)的另一侧,使水平调节结构(2)在车辆横向上水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装置中,所述联接支架(1)由联接板(101)和支腿(102)组成,四个所述支腿(102)的下方分别对称地固定在油箱(9)的侧面上,所述联接板(101)与油箱(9)的顶面平行设置,联接板(101)连接在四个所述支腿(102)的顶部,其中,位于油箱(9)内侧的两个所述支腿(102)的顶部与联接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位于油箱(9)外侧的两个所述支腿(102)连接在联接板(101)另一侧的滑道内,以调节支腿(102)与联接板(101)的连接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用车综合行驶油耗测量装置中,所述水平调节机构(2)由水平板(201)、水平刻度尺(202)和万向调节接头(203)组成,所述水平刻度尺(202)内嵌于水平板(201)内,用于指示水平板(201)横向或纵向的水平情况;所述水平板(201)的底部四个角通过四个万向调节接头(203)安装在联接支架(1)的联接板(101)上,位于油箱(9)内侧的两个万向调节接头(203)与油箱(9)的内侧面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1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