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二花脸猪产仔数相关的猪12号染色体SNP标记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376.3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华;李平华;方宇瑜;马翔;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花脸 产仔 相关 12 染色体 snp 标记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与二花脸猪产仔数相关的猪12号染色体SNP标记及检测方法。所述SNP标记位于猪12号染色体上的成对核糖体蛋白激酶RPS6KB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其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2号染色体上g.37433196核苷酸位点,且具有为G/C多态性,所述SNP标记与二花脸母猪窝产总仔数显著相关,与窝产活子数极显著相关。一种用于检测所述的SNP标记的引物对,上游引物为:SEQ ID NO:2,下游引物为:SEQ ID NO:3。本发明提供的SNP标记与二花脸母猪的产仔性能相关,可以通过鉴定该SNP标记来生产高产的二花脸母猪品系,所得的二花脸母猪高产品系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与与二花脸猪产仔数相关的猪12号染色体SNP标记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产仔数是猪最重要的生产性状之一,是猪的商业化品系选育中的重要选育指标,直接关系到养猪产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复杂的数量性状,产仔数遗传力较低,且影响因素很多。从排卵前到分娩后,母猪的品种、年龄、胎次、与配公猪的精液品质以及妊娠过程中母猪的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都会对母猪的产仔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传统的选育方法提高猪产仔数的进展缓慢,已经不能满足生产所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的问世和应用,加速了产仔数选育提升的速度,使得许多基因标记被鉴别并投入生产。随着商业需求的扩大,现有的分子标记已经不能满足生产所需,因此鉴别和利用新的基因标记来提高猪的产仔性能具有重要价值。
二花脸猪是素以高繁殖性能著称的太湖流域地方猪种的一种,其创造的最高产仔42头的记录至今未被打破。二花脸猪经产母猪窝产仔数平均约为16头左右,窝产活仔14头以上,而且性成熟早,卵巢发育快。二花脸母猪第一次发情最早可在50日龄之前,8月龄后备母猪平均每情期排卵数能达到26个。多年以来虽然国内已有大量的研究机构在努力鉴别二花脸猪种高繁殖力的遗传机理,但随着研究方法、手段、材料及群体本身的变化,不断有新的二花脸猪种高繁殖力遗传机制被揭示,但被有效利用的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产仔数的低遗传力,提供与母猪窝总产仔数和窝产活子数相关的SNP标记。
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检测上述SNP标记的引物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3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SNP标记的用途。
与二花脸猪产仔数相关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位于猪12号染色体上的成对核糖体蛋白激酶RPS6KB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0.2版本参考序列猪12号染色体上g.37433196核苷酸位点,且具有为G/C多态性,所述SNP标记与二花脸母猪窝产总仔数显著相关,与窝产活子数极显著相关。g.37433196位点具有GC基因型的二花脸母猪窝总产仔数显著高于具有GG基因型的二花脸母猪;g.37433196位点,具有GC基因型的二花脸母猪窝总活仔数极显著高于具有GG基因型的二花脸母猪。
一种基于本发明所述的SNP开发分子标记的方法,以含有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为基础序列,设计引物对,以二花脸母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使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转化为分子标记。
其中,所述的引物对序列为上游引物:SEQ ID NO:2,下游引物:SEQ ID NO:3;所述的分子标记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SNP位点位于第119位,存在G/C多态性。
按照本发明上述方法得到的分子标记。
所述的分子标记优选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SNP位点位于第119位,存在G/C多态性。
一种用于检测所述的SNP标记的引物对,上游引物为:SEQ ID NO:2,下游引物为:SEQ ID N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