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鲜用活性菌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6551.7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殷淑超;高鹏鹏;吕伟青;耿艳丽;陈尚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克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B7/16;A01N3/00;C12R1/0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赵青朵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 活性 制备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保鲜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保鲜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新鲜中药是指新鲜植物类中草药,鲜活动物及昆虫类药品。由于有些药物鲜品和干品作用的相差很大,鲜药的品质新鲜且没有经过加工,保持了天然的状态,因此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药效好。而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材,难以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维持鲜药的品质而制成干药,其有效成分含量被大大降低。中药材营养丰富,有害微生物易滋生,受潮湿、自身发汗或生虫后容易引起霉变。中药发霉后,其中的成分和药效会发生变化,不仅没有治病的效果,还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毒。中药的霉变在采收后到加工处理的期间发生霉变的几率很大。因此加强中药材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发展中医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一些农产品由于易变质,滋生有害微生物,难以长期储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也限制了产品在不同地域之间的运输,对这些产品的保藏技术也提出了高要求。
目前,常用的保存方法主要有干燥、低温贮藏、气体调节和化学剂熏蒸法等,然而低温贮藏和气体调节成本高、耗能大、质量不稳定;化学剂熏蒸法比如硫磺熏蒸法(用于中药的保藏)具有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其中,可以代替化学杀菌剂的物质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微生物菌剂、植物抗性诱导因子、天然植物产物。其中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虽然理论研究一直在不断的进行,但是到目前为止,已实际应用于生产的拮抗菌种类不多,而我国目前尚没有有效拮抗菌应用于实际生产。主要原因在于,在商业生产条件下,由于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其防效或达不到要求,或不稳定,且与化学剂相比防治成本较高;另外,拮抗菌作为保鲜剂,其使用方式不及化学杀菌剂方便。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拮抗菌作为保鲜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因此,寻找更多可用于保鲜的微生物菌种,并且获得它们的有效利用方法对中药和农产品微生物保鲜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另外,如何降低微生物保鲜剂的成本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性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其保鲜应用方法,该活性菌剂能够对引起产品变质的有害微生物、酶促反应、失水等因素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对延长保鲜期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活性菌剂,由菌种、虾蟹壳、胶原蛋白、氯化钠、复合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复合肥制得;所述菌种由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喜热溶杆菌组成;
菌种、虾蟹壳、胶原蛋白、氯化钠和复合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复合肥的质量比为所述菌种、虾蟹壳、胶原蛋白、氯化钠、复合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复合肥的质量比为(0.1~1):(0.1~10):(0.01~1):(0.01~9):(1~10):(1~10):(1~10)。
本发明选择侧孢短芽孢杆菌与喜热溶杆菌进行复配,配合虾蟹壳、胶原蛋白、氯化钠、复合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复合肥进行发酵,所制得的发酵液中存在大量的活菌。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活性菌剂中活菌数不低于1×109个/mL~20×109个/mL。优选的,活性菌剂中活菌数为1×1010个/mL。且本发明提供的活性菌剂能够对导致中药材和果蔬变质的微生物起到显著地抑制作用,从而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喜热溶杆菌的数量比为(1~5):(1~5)。
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和喜热溶杆菌的数量比为1:5。
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和喜热溶杆菌的数量比为5:1。
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和喜热溶杆菌的数量比为1:1。
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能够分泌几丁质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被用于制造各类复合生物菌剂与发酵肥。本发明中采用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来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ACCCNo.11079。
喜热溶杆菌(Lysobacter caldus),本发明中采用的喜热溶杆菌菌株来自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MCCC No.1H001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克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克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株约氏不动杆菌EAb‑1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