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并噁唑-2-氧基苯氧基丙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2856.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英;吴清来;鲁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华 |
主分类号: | C07D263/58 | 分类号: | C07D263/58;A01N43/76;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龚建华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亚胺类化合物 氧基苯氧基 烷基 杂草防治 取代芳基 新颖结构 芳甲基 酰胺基 芳乙 可用 氰基 羧基 酯基 应用 合成 农作物 水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并噁唑‑2‑氧基苯氧基丙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如通式(Ⅰ)所示:其中:R1、R2为氢或C1~C6烷基;R3、R4为氰基,羧基,酯基,酰胺基,R5、R6、R7为C1~C20烷基,任意单取代或多取代芳基,任意单取代或多取代芳甲基,任意单取代或多取代芳乙基。本发明的具有新颖结构的苯并噁唑‑2‑氧基苯氧基丙酰亚胺类化合物,可用于农作物上杂草防治,尤其是水稻田中的杂草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并噁唑-2-氧基苯氧基丙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芳氧苯氧丙酸类(aryloxyphenoxypropionates,APP)除草剂是一类广泛使用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可高效专一抑制禾本科杂草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自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和赫司特公司开发的禾草灵开始,迅速引起全球各大农药企业及农药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以禾草灵为先导化合物的APP类除草剂的开发热潮。到目前为止,有将近20000~30000种相似的APP类化合物被合成,近3000种申请了专利,已商品化的产品有氟吡甲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喹禾灵、精喹禾灵、噁唑禾草灵、精噁唑禾草灵、噻唑禾草灵、精噻唑禾草灵、噁草酸、喹禾糠酯等。至今,此种化合物的合成开发研究仍是的除草剂领域的热点之一。
APP类除草剂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并不断有新的产品诞生,说明APP类除草剂的生命周期长,发展潜力大。虽然APP类除草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强等优点,但是由于这类除草剂主要防治对象是禾本科杂草,对于同是禾本科的作物水稻常常产生药害,因此能够用于水稻田的APP类除草剂很少,仅有氰氟草酯(1)、噁唑酰草胺(2)等几个产品。水稻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如果能够改善APP类除草剂对水稻的药害,开发出适用于水稻田使用的APP类除草剂,不但对于拓展该类除草剂的使用范围,而且对于防治水稻田杂草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德国专利DE2948095A1公开了包含通式(3)所示的系列化合物:
其中R为H,R1为具有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2为CN或COOR4(R4为H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生物测定表明,大部分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但是未报道过对水稻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综合现有技术中的化合物和噁唑酰草胺的结构特点,在苯并噁唑-2-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结构中引入亚氨基二乙腈、亚氨基二乙酸或亚氨基二乙酸酯类结构,设计合成了系列化合物,对于拓展该类除草剂的使用范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草剂,以及对于防治水稻田杂草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并噁唑-2-氧基苯氧基丙酰亚胺类化合物,它可应用于农作物上杂草防治,尤其是水稻田中的杂草防治。如通式(Ⅰ)所示,其中:
R1、R2互相独立,为氢或C1~C6烷基(优选C1~C4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华,未经张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