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及其使用该控制方法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2574.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3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姚震飞;吴生先;叶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30/182;B60W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坡 行车控制 智能 上坡 加速踏板 平衡模式 驱动电机 输出扭矩 下滑趋势 制动踏板 溜车 溜坡 | ||
1.一种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坡道上,车辆前进速度为零且未踩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时、若加速度值小于0,则所述车辆进入自动斜坡平衡模式以防止溜坡;
在所述自动斜坡平衡模式下,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Torq1为:
Torq1=sinθ·G·R+A·(KP·error_balance+KI·error_sum_balance)
其中,θ为坡度值,G为车辆的总重力值,R为车辆的轮胎半径,A为第一调节系数,KP为比例系数,error_balance为车辆的当前加速度偏差值,KI为积分系数,error_sum_balance为每个运算周期内的加速度累计偏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处于所述自动斜坡平衡模式时,若踩下所述加速踏板,则所述车辆切换至自动助力上坡模式并开始前进;
在所述自动助力上坡模式下,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Torq2为:
Torq2=F+sinθ·G·R
其中,F为驾驶员需求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动助力上坡模式下,若未踩下所述加速踏板和所述制动踏板时,则所述车辆切换至自动匀速爬坡模式并保持匀速前进;
在所述自动匀速爬坡模式下,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Torq3为:
Torq3=sinθ·G·R+B·(KP·error_assist+KI·error_sum_assist)
其中,B为第二调节系数,error_assist为车辆当前周期的速度偏差值,error_sum_assist为累计速度偏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在上坡道上保持前进状态,且未踩下所述加速踏板和所述制动踏板时,则所述车辆进入自动匀速爬坡模式并保持匀速前进;
在所述自动匀速爬坡模式下,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Torq3为:
Torq3=sinθ·G·R+B·(KP·error_assist+KI·error_sum_assist)
其中,B为第二调节系数,error_assist为车辆当前周期的速度偏差值,error_sum_assist为累计速度偏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动匀速爬坡模式下,若踩下所述制动踏板,则所述车辆减速直至停止前进;
车辆停止前进后当松开制动踏板时,所述车辆切换至自动斜坡平衡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系数B大于所述第一调节系数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Torq1的运算周期为10ms,车辆切换至所述自动斜坡平衡模式的调整时间为300ms。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由平地驶上坡道或处于自动匀速爬坡模式时,若踩下加速踏板,则所述车辆进入自动助力上坡模式并保持前进。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所述的智能斜坡行车控制方法;
所述车辆包含:驱动电机,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运行的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的整车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的车速传感器、加速度计、重力传感器、坡度传感器、加速踏板、制动踏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传感器和所述加速度计水平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底盘上,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底盘的承重部分,所述车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车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5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机驱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道路表面牵引系统